老游婚纱照四十佤族

标签:
云南澜沧江佤族司岗里 |
1 司岗里传说
佤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地带。在佤族民间普遍流传着的“司岗里”的传说,就是讲述佤族先民的最初来源。“司岗”有石洞和葫芦的意思,“里”是出来的意思,即佤族的祖先是从石洞或葫芦里出来的,这个石洞和葫芦在离西盟和沧源不远的巴格岱(今缅甸境内)及莱姆山(今缅甸境内)一带。各地佤族虽然对“司岗里”的解释有所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这说明佤族人民在阿佤山居住已有久远的历史,或者就是当地的最早居民。在先秦时期的著作如《山海经》、《竹书纪年》和《国语》中,都有“僬侥”这个族称的记载。《后汉书》也记有“永昌郡徼外僬侥种夷内附”。“僬侥”与佤族自称“巴饶”的语音很相近。僬侥”很可能是佤德语支各族的先民。公元前109年,汉武帝置益州郡,辖区达到今保山市的广大地区。当时分布在澜沧江以西的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已在西汉的统属之下。1885年,英国吞并缅甸以后,侵略矛头指向了云南。英国以中缅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派遣武装人员、传教士潜入阿佤山区,查看地形,绘制地图,进行各种阴谋活动,甚至煽动佤族人民脱离祖国。1934年1月,英国公然武装侵占矿区,制造了有名的“班洪事件”。班洪、班老部落首领邀集周围十多个部落,剽牛立盟,组织武装,誓将英国侵略者赶出国门之外。抗日战争时期,佤族和各族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入侵云南,以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支援滇西南抗日部队。1949年12月,佤族人民和云南各族人民一起获得了解放。并先后成立了孟连、耿马、西蒙、沧源双江等傣族、佤族、拉姑族自治县。老游在云南民族村参观了佤族司岗里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