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

标签:
湖南南昌汝城秋收起义 |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
南昌城内枪声响起。
义军仍然打着青天白日旗,
这是统一战线的之需。
秋收起义风暴席卷湘赣,
修水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
再不用国民党青天白日旗,
镰刀斧头镶在五角星里边。
一九二七年七月间,
陈东日武文元来到汝城县。
带来了周恩来部长指示,
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在这里组建。
打出的是镰刀斧头旗,
第一面军旗飘扬在湖南。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四·一二”政变以后,中共中央即计划在湘鄂粤赣四省举行秋收暴动,为此,毛泽东同志亲手起草了《湘南运动大纲》,筹划在湖南南部组织秋收起义。《湘南运动大纲》拟定:“一、湘南特别运动以汝城县中心,由此中心进而占领桂东、宜章、郴州等四五县,成政治形组织、政府模样的革命指挥机关,实行土地革命,与长沙之唐政府对抗,与湘西之反唐部队取得联络……”(见《毛泽东军事文集》)。为实施《湘南运动大纲》,1927年7月,中共中央军事部长周恩来委派陈东日、武文元等军事干部数人来到汝城,组建了“中共中央驻汝城特别工作委员会”和“湘南特别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以汝城为中心的湘南革命。汝城县城郊乡津江村,原汝城商会会长朱振文之宅院,即是当年“中国共产党驻汝城特别工作委员会”和“湘南特别军事委员会”旧址。
1927年11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来到汝城,在汝城衡永会馆及位于津江村的湘粤赣农民运动指挥所召开了湘南、粤北各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以汝城为中心发动湘南暴动的精神,决定:12月中旬,以南昌起义部队为先锋,以汝城为中心,发动湘南起义,实现湘南割据。同时,研究部署了具体行动计划。汝城会议为湘南暴动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做了必要的准备,是湘南起义纲领性、方向上的重要会议,对湘南起义起了决定性作用。汝城县城郊乡津江村原乡绅朱雄万之宅院。即是当年湘粤赣农民运动指挥所,也是汝城会议的旧址,现基本保存完整。
1927年10月,国民党第十六军移防到韶关和汝城一带。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系滇军将领,与粤系、桂系、湘系军阀都有矛盾,同蒋介石的矛盾更为尖锐。1927年11月,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来到湘南时,部队的弹药、供养、装备都十分匮乏,为了保存力量,准备湘南起义,朱德凭借与范石生在云南讲武堂的同学旧谊,利用其与蒋介石的矛盾,与范石生展开了两军合作谈判,争取了范石生对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同情和理解。在范石生的帮助下,南昌起义部队以“第十六军四十七师一四0团”的番号隐蔽下来,同时,范石生还给南昌起义部队发放了薪饷、弹药和被服。《朱德选集》中说,“它接济我们10多万发子弹,一个月还接济我们万多块钱、医生、西药、被单”。朱范合作谈判成功,对湘南起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为南昌起义部队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隐蔽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是为起义部队提供了大量军事及生活上的物质补充,为发动湘南暴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证明革命运动或革命行动要取得成功,都应尽可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015年7月23号中午10点,我在重走红一方面军途中经过汝城,当年红军长征没有打下汝城,只是派兵监视城中动静,长征部队绕城而过。我来到汝城,经询问,我很快在大街旁的广场上找到红军井,是并排的三口水井。据康初春的文章介绍,“汝城县城郊津江村的古祠堂前这口清澈见底,终年不枯的水井,井底有块巨石似鱼。古代,有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唐朝以后,五品以上职官,都佩带鱼符,以显示等级的高贵,故名金鱼井。清朝康熙年间,该村拨贡朱毂题诗曰:‘造物锦英水一渠,天然有物耀吾闾。移来织女机中石,绘出郎官腰下鱼。身隐泥沙还露甲,转瞬层霄万里余。’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金鱼井给津江带来了富庶昌盛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津江人,哺育了朱舜华(张琼)、朱汉樵、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世界和平诗人朱子奇等文化名人。南昌起义后的1927年11月,朱德、陈毅等率领部队辗转到了江西。朱德得知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长范石生部驻扎在汝城县城,便率部到汝城与范石生谈判合作,朱德、陈毅曾在津江村古祠堂右厢房居住了29天,喝的用的都是金鱼井里的水。当时村里人为保护朱德等的安全,派人昼夜与部队一起轮流守护,期间朱德在村里宣讲革命道理,深受村民的爱戴与拥护,纷纷要求参军,当时不到2000人口的津江村,就有朱锦行等200余名年轻后生报名参军,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后,村里人为了纪念朱德,纪念村里那些参加了红军的村民,便把金鱼井改叫红军井。
右转进入小巷,看见一个红色旗帜形雕朔,旗杆上写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红旗下有一行字:“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据雕塑下面的说明文字:“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军事部长周恩来指示将湘鄂农军合编为一个师,并派陈东日、武文元等军事干部到汝城组建队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部队打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的旗号,所以说湖南汝城是我党领导下的部队最早升起军旗的地方。在军旗雕朔后面的院子里,门口挂着金属铭牌“湖南起义旧址群、中共驻汝城特别工作委员会旧址。”院子不大的门上,门两边挂着两个牌子:“湖南特别军事委员会旧址”、“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师部旧址。”在第二师师部西边,是“湖南起义旧址群、汝城会议旧址。”
汝城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作了充分准备和认真布置武装起义的会议,也是在湘南能组织工农上百万、席卷湘南十多县,建立七、八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的重要原因,旧址的完好保存,对研究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