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游长征板话八十独臂将军贺炳炎

标签:
湖南绥宁皮叶村战地医院 |
八十 独臂将军贺炳炎
2016年9月25号於湖南绥宁县瓦屋塘
湖南绥宁金屋塘,鸡公坡前开战场。
红军师长贺炳炎,右臂被敌枪打伤。
战地医院设庵堂,木工锯子锯臂膀。
手术没有麻醉药,师长咬牙赛云长。
红军曾经五次经过绥宁县。最早是红七军过境绥宁,然后是红六军团西征过境绥宁,再就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过境绥宁,最后是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绥宁,并进行了多次战斗。我从花园红军桥继续前进,为走近道,我红岩镇走向乡间小道,过黄土矿,那里有鸡公坡战斗烈士纪念塔,纪念塔上的介绍就是鸡公坡战役。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在贺龙率领下进入遂宁红岩,直插鸡公坡,抄敌人的后路。据守在丝茅界的敌军慌忙掉转屁股到鸡公坡东面阻击。早饭后,红军分三路向皮叶、石坪、芭蕉三个村落的敌军发起冲锋。敌军凭借鸡公坡的有利地势,用轻重机枪、迫击炮向红军扫射。冲锋号一响,红军像猛虎下山,冒着枪林弹雨扑向敌人,迫使敌人向北溃退。红二军团也也奇袭了金屋塘关帝庙,占领了丝茅界。鸡公婆一役,打死打伤敌人200多名,又一次粉碎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从黄土矿到瓦屋瑭,在地图上找不到道路,在村民的指引下,我走近道来到瓦屋瑭,这里有战地医院、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烈士墓、小战士五点钟烈士墓等。为了节省时间,我先到离瓦屋瑭二十公里远的金屋塘,去参观关帝庙大捷纪念地纪念碑。经过近一个小时骑行,来到了位于金屋塘镇北的关帝庙。关帝庙已不存在,在关帝庙的旧址上,立有一通“关帝庙大捷纪念地”纪念碑。碑文介绍了关帝庙战斗的经过:
关帝庙大捷是鸡公坡战斗的一部分。1935年12月,国民党军陶广纵队为了堵截红军西进,令十六师防守金屋塘和丝茅界一带。师长章亮基把防守重点放在金屋塘以东的丝茅界,拆民房、建工事,企图守株待兔、阻击红军。21日,敌得知红军(红二军团)取道红岩、黄土坑,误判红军都走的那条道路,遂放弃丝茅界,主力往瓦屋塘收缩,仅留下4个排在金屋塘警戒,其中3个排把守街上和洪公坪碉堡,1个排派往街东一里地的关帝庙放哨。22日,就在红二军团与敌六十二师激战于鸡公坡之时,红六军团7000人趁虚闯过丝茅界,迅速向金屋塘推进。驻守关帝庙的敌人以为高枕无忧,除2名哨兵抱枪坐在门口抽烟外,大部分在庙里打牌赌博,另有几人在庙后嬉戏玩耍。上午11时许,红军尖刀排抵达关帝庙以东不远的雷打树,遇见贫苦农民刘时向,便打听敌人消息。刘指着关帝庙回答:“庙里有一个排放哨”。话音刚落,红军尖刀排旋风般向关帝庙冲去,到达庙门口时,敌人哨兵才发现,慌忙放了一枪。红军一拥而上冲进庙里,正在赌博的敌人还未明白过来便当了俘虏,只有在庙后玩耍的几个敌人侥幸逃脱。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就俘虏了25人,缴获长枪25支、短枪2支、机枪1挺。1977年8月,金屋塘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在此立碑纪念,碑文为“关帝庙大捷纪念地”。
1935年12月22日鸡公坡战斗中的红军伤员被源源不断地抬进钟家山庵堂,安置不下的转送至老庙场庵堂。红五师师长贺炳炎被子弹打断右臂后就是在钟家山庵堂里截肢的。当时没有麻药,贺师长口咬毛巾,忍着剧痛,被医生用农村普通木工锯锯下了血肉相连的右臂。总指挥贺龙站在旁边,忍痛目睹了手术全过程。
红二、六军团在突破溆浦时,国民党军也重兵压来。贺龙果断下令:“折向西行,沿着雪峰山山脚,直奔瓦屋塘,从瓦屋塘翻越雪峰山西进贵州!”此时,攻击瓦屋塘敌军的重任落在了红四、五师的肩上。在鸡公坡战斗中,红五师十五团团长黄炳元、十三团团长刘汉卿等74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中,刘汉卿团长和几名无名红军因救治无效牺牲,而安葬在了离战地救护所不远的土坡上。墓碑和墓穴虽然简陋,但这里的人们一直照看着烈士们。释新法法师还陪我去找离救护所不远的刘汉卿团长的墓地。我俩沿着山崖边的田垄前行,谁知大雨将田垄冲了一个口子,可口子又被红薯秧掩盖着,我也没看清楚,一脚踏空,滚下了山崖。庆幸的是山崖只有3米多高,山崖下又是松软的乱草窝,虽然轱辘了一身泥土,但毫发未损。在杨法师的帮助下,又爬上来山坡,来到烈士墓前,向他们鞠躬致哀后,返回救护所旧址路上,我格外小心,以免重蹈覆辙。
在纪念亭的旁边是一座独立的石碑,上面前后镌刻着“红军长征鸡公坡战役示意图”、“鸡公坡红军七十五烈士墓址概况”。在鸡公坡战斗中牺牲的75位红军烈士埋葬地详尽地标示在碑记的记载和示意图上!而且是由民间的力量完成的红军墓勘察和标记的!当地村民的举动让我感动,令我佩服,红军烈士也可在地下安息了。这时夜幕已徐徐拉开,站在纪念亭旁,眺望周边的山峦,已模糊不清,但那里是当年红军激战鸡公坡的战场,那里有鸡公坡战役牺牲的75位红军烈士安葬地,据说牺牲的女红军里还有贺龙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