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游长征板话六十八袁家沟

(2023-11-13 09:01:13)
标签:

陕西

山阳

袁家沟

长征

六十八 袁家沟

2016年8月29号於山阳县袁家沟

 

红军一心要北进,尾巴光踩脚后跟。

决心割掉尾追敌,袁家沟口巧布阵。

先把敌人诱入沟,然后关门揍敌人。

此战一举得胜利,主席论述讲的真。

退却部队打追军,弱军要想胜强军。

首先选好伏击地,还要依靠穷苦人。

哪部敌人容易打,更要使敌疲劳困。

专检敌人判断误,打蛇还要打七寸。

毛主席的游击战,红军胜利总方针

红二十五军到达黑山街后,初步决定在小河口一带伏击敌人,提出“哪一股敌人先到,就坚决消灭哪一股”的口号。据此,部队不顾数十天连续行军作战的疲劳,紧张地进行战斗准备工作。指战员斗志昂扬。活动在当地的第三、第四路游击师和地方党政组织也积极领导群众侦察敌情,封锁消息,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准备配合主力作战。4天后,一切准备工作均告就绪。

629日下午,敌警备第一旅(两个团)进到了黑山街附近。军首长决定伏击该敌。为吸引敌人深入根据地中心区,红二十五军以小部队与敌接触后,即向预伏地域小河口撤退。到小河口后,经过勘察,发现地形不利于伏击,即决定继续西进,到达袁家沟口、桃园岭一带。袁家沟口到桃园岭是一条长达五公里的山沟,两侧山高林密,沟底的一条小路是敌人必经之道。军首长考虑到这里的地形和群众基础较好,当即确定以这一带为伏击战场。为继续诱敌深入,红二十五军经桃园岭向西北撤到红岩寺。

71日,敌警备第一旅追到袁家沟口。军首长查明这一情况后,即率部队连夜轻装返回桃园岭及其以东地区设伏。具体部署是:第二二三团占领袁家沟口北面一线高地;第二二五团两个营占领袁家沟口西南的东沟、李家沟南侧高地,另一个营在桃园岭堵击敌人;第三路游击师控制袁家沟口东南山,以切断敌人退路;第四路游击师配置于牛耳川附近,担任对战场南面的警戒。

72日拂晓,各部队已进到指定位置,在晨雾弥漫中,发现敌人正在袁家沟口村西集合,尖兵己出发向西前进。军首长当机立断,适时发出总攻击命令。红军向敌密集队形突然开火,猛烈攻击。第二二三团从北面猛冲下去,敌遭此突然打击,立即乱作一团,一部占领村庄抵抗,企图掩护主力展开,组织反扑。在第二二三团的猛烈打击下,经一度激烈的白刃战斗,敌一部就歼,其余敌人仓皇向西南山上逃窜,遭第二二五团迎头打击。敌人在第二二三、第二二五团前后夹攻之下,大部破歼。敌旅长率残部向东南方向突围,又遭第二二五团和第三路游击师阻击。敌占据一小寨子顽抗,在红军多次猛攻下,到午后,终于全部破歼。

毛泽东指出;"退却的军队能够选择自己所欲的有利阵地,使进攻的军队不得不就我范围,这是内线作战的一个优良条件。弱军要战胜强军,是不能不讲求阵地这个条件的。但是单有这个条件还不够,还要求别的条件和它配合。首先是人民的条件。再则还要求好打的敌人,例如敌人疲劳了,或者发生了过失,或者该路前进的敌人比较地缺乏战斗力。袁家沟口战斗的胜利,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所论述的这一作战原则。

去袁家沟口战斗遗址,一直走到天黑还没到,只得在山阳县小河口镇住下。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发车奔袁家沟口开去。十多里路眨眼就到,袁家沟口人还没有吃早饭。我先找到了“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纪念碑”,只是当地老百姓把这个“圣地”当做了停车场,拍个照片还得把汽车捎上。在热心村民的指点下,我登上二三百级台阶的烈士陵园。祭奠了埋葬在此的二十多位烈士英灵。红军纪念亭建在最高处,站在此处可以俯瞰当年战场遗址。远看两面高山,中间一条山沟绵延十多里,山高林密,坡陡沟深,在此设伏,胜算在握。这是红二十五军在第二次反围剿取得的第二次重大胜利(第一次是长途奔袭荆紫关)。最后来到了鄂豫陕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旧址。村长拜立平全程陪同参观旧址纪念馆,纪念馆为庭院式,里面有鄂豫陕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程家胜、副主席阮英豪的办公室,还有红二十五军首长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的办公室。虽然现在看着条件简陋,可当年比这还差。在纪念馆内陈列着《袁家沟口伏击战简介》、《袁家沟口鄂豫陕苏维埃政府成立简介》。最后,我和村长拜立平、村民合影留念。然后发车向葛牌镇开去。


老游长征板话六十八袁家沟

老游长征板话六十八袁家沟

老游长征板话六十八袁家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