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游长征板话六十四南化塘

标签:
湖北南化塘长征红二十五军 |
鄂豫陕边南化塘,地势险要山岭长。
王莽篡位赶刘秀,刘秀叹曰南化塘。
二十五军征战此,根据地内壮力量。
七十四师游击队,原地斗争打老蒋。
在鄂西北最边远的崇山峻岭之中,座落着一个景色宜人的红色古镇南化塘镇。
南化塘镇是鄂西北入陕进豫之门户。它北通陕之商洛,东接豫之南阳;山岭连绵,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秀败逃,被王莽穷追至此,刘秀见此地山势险恶,自忖厄运难以化解,乃仰天长叹日:“难化,难化!”后人始称此地为“南化”,刘秀避乱的居所后人称为“汉王城”。明成化12年(公元1476年),设置了郧阳府治,南化是当时郧阳府传递文书的重要驿站,故亦称“南化塘”。
南化塘镇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32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西征,途径南化塘时,遭遇敌军。全体指战员在徐向前总指挥的率领下,在化山坪一带与敌军进行了英勇激战,冲破敌军堵截,胜利转入川陕。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的带领下,向西北实行战略转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下,开创了包括南化塘在内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后,新组建的红七十四师和游击队,从1935年7月至1936年12月,坚持了鄂、豫、陕边区的游击战争,积极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上午11点,我骑车驶过集镇中心,来到位于胡家岩的南化塘革命烈士陵园。踏上“之”字形台阶,抬头观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雄伟的纪念碑,由徐向前元帅题写的“南化塘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铭,苍劲有力。碑后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小亭。小亭飞檐画栋,陵园右侧是一排仿古平房,显得古朴而典雅。左侧又有一小亭,亭内镶嵌着用万山红大理石雕刻的碑文,这就是碑文斋了。由李先念主席撰写的碑文,详细描述了南化塘革命斗争的历史。陵园后面是四间仿古建筑的纪念馆。馆外是一道走廊,五根廊柱上是雕花的匾额,朱红的廊柱上绘有南化塘镇的秀美山水。但纪念馆馆门紧锁,我在院内高声大喊“管理员”,无人答应。我信步来到门卫房前,只见一个留着大胡子的中年人,还穿着道服。我向他问及纪念馆谁拿着钥匙,他回答是镇政府。我问他政府负责人的电话,他推说不知道。我说我去找镇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他来了气,原来他知道负责人的电话。纪念馆的看护者应该热情接待来参观的游客,不应该对参观者这样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