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游重走长征路三十七沙窝会议

标签:
四川松潘沙窝长征 |
2015年8月26号於松潘县沙窝村
红军来到下八寨,挽救国焘把会开。
要塞九人进中央,2无理要求没理睬。
为了红四能北上,中央再三细商量。
吸收四人进中央,看你国焘还怎样。
1935年8月4日至6日,中中央政治局在毛尔盖附近的沙窝召开会议。住在沙窝的是红四方面军的四军十一师师部,会议就在十一师司令部召开的。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红一、四方面军回合后连续召开“两河口会议”、“芦花会议”、“沙窝会议”等这些会议呢?原因是在两大红军主力回合后,张国焘得知红军只有不足3万人,而他手里却有八万多人。存有野心的张国焘相当中国共产党的总负责,伸手向党要官,往中央政治局安插他的人,还一直要求红军南下。两军刚刚会师,就碰到意见分歧,为了挽救红军,也为了争取张国焘与党中央步调一致,就一在开会,统一思想,研究对策。
沙窝会议到会的有张闻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陈昌浩、刘伯承、傅钟、凯丰、邓发、博古等共11人。会议总共讨论两件事:一,讨论一、四方面军回合后的形式和任务;二是讨论组织问题。张闻天首先作了《关于一、四方面军回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在讨论这个报告时,毛泽东首先发言,指出红军向西北发展的3个有利条件,接着一个个相继发言,同意张闻天的报告,同时提出一些补充意见。强调必须提高党在红军中的威信,实际上是对张国焘不指名的批评。张国焘在会上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辩护,认为自己退出川陕根据地和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联邦政府是正确的。他还批评红一方面军有失败情绪、纪律松弛、减员太大。陈昌浩也为张国焘辩护,认为对张国焘批评有误会。最后通过了沙窝会议决议:一,重申两河口会议决定的北上方针是正确的;二,深入农民土地革命,坚决镇压反革命;三,加强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肯定遵义会议以后在军事领导上是完全正确的;四,加强红一、四两个方面军的团结;五,承认民族自决权,帮助他们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六,加强军事政治教育,严谨纪律,加强阶级教育;开展对左右倾两条道路斗争,坚决反对远离敌人避免战斗、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等右倾机会主义思想。在会上,张国焘还提出了四方面军9人进中央政治局的要求,当时中央政治局只有8人。中央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 ,但为了争取红四方面军北上,中央也做了一些妥协和让步,增补四方面军陈昌浩、周纯全进中央政治局,何畏、李先念、傅钟为中央候补委员。张国焘企图在中央政治局安放大多数人的目的没有达到。
我从黑水县仍沿302省道向东,经过两个隧道,向北走xu02县道,经过晴朗乡,就进入了红军大峡谷,也叫红军峡。当年红军在峡谷的道路上行走十分艰难,往上要爬1000多米像云梯一样的山道,还要走一段陡峭崖壁的栈道,红军的行踪完全暴漏在敌人的火力之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部队只好改道而过,团长龙振文就是在改道时被冷枪击中而牺牲。现在,红军大峡谷有一条水泥公路,两旁高山耸入云霄,树木遮天蔽日,走在里边非常凉爽。经过下八寨,在一个小桥处拐上乡村小路,很快就到了沙窝村。村中大部分是5.12地震后盖的新房子,只有一座孤立的土墙房子在村中非常显眼,房子前面还插着一面五星红旗,红旗下有国务院公布的“沙窝会议遗址”的文物保护牌。大路口还有一个大牌子,上写“中央政治局沙窝会议旧址”。这是一栋两层小楼,下面是黄土版筑墙,上面是木阁楼。旧址管理员就住在土房子旁边,他给我开了旧址门。下层没有什么家具摆设,只有一架破楼梯支在房的一角。我踩着破楼梯吱吱呀呀的上了楼,上面也是四壁空空,只有一个介绍沙窝会议的展板挂在墙上,我拍照即下楼,又给看房主人拍照,我自己也在会址留了影。辞别了旧址看管人,开车向上八寨毛尔盖会议会址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