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游周游列国壹史前都城壹伏羲都宛丘

(2023-02-24 06:45:10)
标签:

河南

淮阳

太昊陵

城湖

                                                                 

老游周游列国壹史前都城壹伏羲都宛丘两千多年前,儒家学派圣人孔子,带领其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爱理念。由于各国诸侯都想在列国中称老大,于是你打我,我揍你,今日是朋友,明日是仇敌,谁能听得进去他老和平发展的主张,所以孔子到处碰壁。在转悠了齐、鲁、陈、蔡、楚、魏十几个国家后,又回到曲阜老家专心授徒去了。

我喜欢旅游,更喜欢到历史名胜景区逛游。当我听到津津有味的故事、看到历经沧桑的遗迹时候,那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刻。我也当过十年教师,也想效仿老夫子周游列国。于是我背上行囊,骑上摩托,独自一人,优哉游哉踏上了万里征程。我的周游经过要比老夫子运气好,一路没有士兵围追堵截,没有陈蔡断粮窘境,却有旅馆老板免费提供住宿,少数民族餐馆免费加菜。万里征程基本不用迈动双腿,由火车、汽车、和摩托代步。所以我在五年时间里,瞻仰了二十四个朝代的都城,周游了历史上的五十多个国家。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国家出现之前,那时物质资料生产水平低下,出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为国家产生以前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基本社会制度。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剩余物资逐渐增多,这些财产成为了氏族首领私有财产,阶级出现了。社会的管理制度随着生产关系改变逐渐代替了血缘关系,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出现了。马克思说过:“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古代的国,和现在国家概念大不一样。古时统一王朝叫邦,也叫天下,就是现在所说的朝代。邦有天子、有军队、有都城、有管理机构。而小的国是天子所封,叫诸侯国。其实诸侯国就是一座城,管辖着方圆几十里或几百里土地,收皇粮赋税。国土的大小跟诸侯的功劳及与天子血统的远近有关。到了战国,各诸侯国就有了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行政机关,只是定期向天子进献贡品而已。到了战国后期,有的连贡品也不献了,这些国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国家了。国字就是在这个时候创造出来的,国字外面的口为城墙,表示疆域;里面的或为人口、土地和部队,表示邦国。夏商周就有许多诸侯国,如周武王伐商时,就是八百多个诸侯国协助周。周朝后期春秋时时期,有秦、晋、齐、燕、楚、吴、越、申、卫、郑、许、曹、鲁、邓、郯、蔡、蒋、随、罗、鱼、蓼、陶、虢、莒、庸等几十个国家。到了战国时,国家的你征我伐,互相兼并,最后形成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但这时仍有许多小国如中山、卫、宋、郯、费、越、薛、莒、陶、蓟、代、蜀、苴等国存在。

我所游历过的列国,就是古代诸侯国的遗址,也瞻仰了二十多个朝代的都城。站在各国存留下来的遗址、遗迹前,似乎又听到了当年战马的嘶鸣,刀枪剑戟的叮当声,战士的喊杀声,中国的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是在你争我斗的战争环境里向前发展的。

我国远古时期,经历了盘古开天、有巢氏教人架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人类才从动物中分离出来,命名为“人”。又经过了漫长的母系氏族公社,才到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伏羲氏是第一个有传说、有出生地、有都城、有陵墓的父系氏族头领。

伏羲是继燧人氏之后的氏族首领,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他的母亲是燧人氏之女。伏羲氏,号羲皇,又作宓牺、庖牺,一说太昊、太皞,姓风。人们称他为人祖爷。伏羲是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我们所说的三皇五帝,在当时似乎还没有皇和帝的称号,而是后人对他们带领华夏先民由游牧走向农耕,由愚昧走向文明,受到大家的推崇,把皇和帝的徽号加了上去。那个时候的皇和帝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是一个概念,没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有生杀予夺主宰一切的权力,没有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只不过是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有事情集体商议,继承人公众推选。他们的都城更不像秦的阿房宫、唐的大明宫一样金碧辉煌,而只不过是部落聚居的中心,部落首领居住的地方。

伏羲生于成纪(今天水)。古时,我国西方有一个华胥国(原在陕西蓝田,后迁到甘肃成纪),华胥国有一个姑娘想到遥远的东方游玩,看来当时女人是不受约束的。她来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也就是河南濮阳,那里林木繁盛,周围全是沼泽,人迹罕至。雷泽里住着一个天神,人头龙身,名叫雷祖。这个姑娘在雷泽玩的正高兴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大的脚印,她好奇的用自己的脚去踩大脚印,看比自己的脚大多少。这一踩不要紧,突然感到一种奇妙的感觉,心荡神迷,周身舒服。他回去后不久,竟怀孕了。后来生下一个人头龙身的小男孩,这个男孩就是伏羲。远古时代,还没有婚姻制度,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人们自由寻找配偶繁殖人类,伏羲的母亲只是和一个信奉龙图腾的男子结合而生的儿子,他们的儿子也信奉龙图腾。现在在我国云南泸沽湖,还有一个走婚的部落,叫摩梭人,估计和伏羲那个时候差不多。他们那里男不婚、女不嫁。男女长大成人后,男子看中了那个女子,只要女子同意,晚上就上她家去过夜,天明后回到母亲家中,生下孩子后,男人没有养育子女的义务,全由女人家庭负担。所以在他们的家庭里,没有爷爷、奶奶、父亲、姑姑、嫂嫂的称呼,只有外祖母、母亲、姨的称呼。伏羲对人类的贡献很大,最大的贡献就是画八卦、创文字、养六畜、制嫁娶,改变了男女无别、长幼无序、亲朋无礼、品行无德的群婚世代,母系氏族社会崩溃,父系氏族社会成立。太昊伏羲定都宛丘(今淮阳),教民结网捕鱼、狩猎、饲养牲畜、烤煮食物,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原始畜牧业。他又正姓氏,制嫁娶,以龙记官,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所以,中国人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我于201010月,来到伏羲建都的宛丘(河南淮阳),这里已看不到伏羲的都城模样,只有一座太昊陵园在淮阳城的北侧。我站在陵前广场中央,向南望去,古蔡河抱城湖潺湲东流,万亩城湖,烟波浩渺,太阳刚刚露脸,我急忙拿出相机,捕捉日出的瞬间。向北望去,在湖滨河畔有一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拔地而起,远望古槐森森,松柏叠翠,殿宇巍峨,伟美壮观。

伏羲所处的年代,是上古原始氏族公社。当时人打来野兽,用火烤烤集体享用,吃不完就扔,打不来鸟兽就挨饿。人们完全没有私欲,没有私人财产,没有文字。有重大事情怕忘了,就在绳上系个疙瘩(结绳记事)。人常常受到风、雨、雷、电、野兽的袭击。勇敢的伏羲看到这种愚昧、落后的状态,下决心改变它。一天,伏羲仰卧在树林里休息,看见一个大蜘蛛在结网,结好网后,蝴蝶、苍蝇、蜻蜓等小昆虫,碰到网就被捉住了。伏羲得到启发,用植物的纤维制成了网罟,轻松的捕得了很多鱼虾和鸟兽,吃不完就养起来,这就是最早的捕猎和畜牧业。他还叫大家把鸟兽烤熟吃,去掉了腥羶,杀死了细菌,减少了疾病。他还制订了婚嫁制度,凡男女婚配,必经媒人说合,男子必须送给女子两张鹿皮作为聘礼,才能结婚。人们从此知道了谁是父亲、母亲,一个母亲所生才是一个家庭。这是国家组成的最基本单位,一直延续至今。伏羲还把黄河得到的图、洛河得到的书画成了八卦,用八种符号代表天、地、山、水、火、雷、风、泽。把黄河驮图的带翅膀的马叫龙马,他的官员以龙命名。如命造书刻字的朱襄为飞龙氏;命作甲历、计年月、分昼夜、标四方的昊英为潜龙氏;命造房屋、制陶器的的大庭为居龙氏;命驱赶猛兽、杀灭害虫的浑沌为降龙氏;命耕种田地、发展农业的阴康为土龙氏;命疏浚河道、繁殖草木的栗陆为水龙氏;春官句芒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伏羲还削桐捻绳制成乐器与民同乐。总之,伏羲为中华民族有巨大的贡献,所以,后人把伏羲尊为人文始祖,建庙祭祀。因伏羲功劳太大,像日月那样光明,故又把他尊为“太昊伏羲氏”。

在淮阳城东四公里,有个地方叫平粮台,高两丈,大一顷,旧有四门林木蔚然。它不但丘上有丘。而且四方高,中间洼。它东靠流水潺潺的蔡河,西濒水草茂盛、禽鱼繁多的万亩城湖。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原始古城废墟。城墙宽10米,采用板筑,四个城角曾弧形。南城墙正中有城门,城门下埋有陶制水管道。还出土了原始的石斧、石锛、石镰、骨鱼钩、石网坠、石箭头、陶鼎、陶罐、陶壶、骨簪、骨镯等。考古专家初步认定为这就是太昊之墟。

而宛丘作为伏羲都城的又一佐证就是淮阳城北的太昊陵。春秋时,淮阳就有伏羲陵墓,唐、宋不断扩建。并规定不准在陵墓区放牧,春秋两季用“太牢”祭祀。明英宗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扩建陵寝殿、廊庑、戟门、厨库、宰牲房等。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又重修后殿、钟楼、鼓楼、斋宿房,新建三清观。到现在太昊陵占地875亩,分内城、外城、紫禁城。城垣高九尺,上有城垛。陵园内,殿宇流丹,楼阁掩翠,错落有致,华彩璀璨。从南到北,依次是午朝门、玉带桥、道义门、先天门、太极门、钟鼓楼、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八卦台、陵垣门、伏羲陵、蓍草园。古柏苍松,夹道侍立,方砖古石,斑驳陆离。太昊伏羲的陵墓。陵高20多米,周长150多米,上圆下方,象征地方天圆。陵前有青石碑一通,宽1米,高3米。碑上镌刻着“太昊伏羲氏之陵莫”八个大字。传为苏东波之妹苏小妹用汗巾蘸粉而写。并故意把“墓”字写成“莫”字,原来她把坟墓的土堆作为土字,故故意少写一个土字。陵上白檀繁茂,苍松翳(yi)日。登上大墓,淮阳城尽收眼底。南望,湖光水色,潋滟绮丽,绿树红楼相映成趣。北眺,田连阡陌,如锦似绣。

老游周游列国壹史前都城壹伏羲都宛丘 老游指路:伏羲氏都城陈,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哪里有太昊陵和画卦台。河南的郑州、开封、商丘、周口,都有到淮阳的班车。

老游周游列国壹史前都城壹伏羲都宛丘
                                                                        宛丘(淮阳)城湖

老游周游列国壹史前都城壹伏羲都宛丘
                                                                     太昊陵大门

老游周游列国壹史前都城壹伏羲都宛丘
                                                                                大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