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集二二二武夷山柳永祠

标签:
福建武夷山柳永布衣卿相 |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柳永一直不得志,便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柳永到杭州后,得知老朋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便去拜会孙何。无奈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无法见到。于是柳永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这首词,孙何被吸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所作。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柳永祠位于武夷山武夷宫,这里有一条宋街,全长300米。街头建有石坊门,街尾构筑古门楼,在仿宋古街中段,一曲溪北岸,有一座三层楼阁式仿宋民间建筑,就是北宋词人柳永纪念馆。大门前矗立着柳永全身站立铜像,花岗岩四方基座正面,镌刻着柳永简介。在柳永铜像处有一块和铜像齐肩的石头,上面写着“柳永墓冢抔土还乡记”几个大字。下面还有几行字:公元2004年9月,值武夷山柳永纪念馆落成之际,柳永仙冢抔土自镇江北固山分移至此。千载游子还乡,一代词宗魂归故里。
2014年快乐老游东南沿海行来到福建武夷山游览武夷九曲並参观柳永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