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9日

标签:
海南儋州东坡书院苏东坡 |
四名集第二一六儋州书院昨天没发出今补上
入寺
苏东坡
曳杖入寺门,楫杖邑世尊。
我是玉掌仙,谪来海南村。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旦随老鸦起,饥食扶桑暾。
光园摩民珠,照耀玻璃盆。
来从佛印可,稍觉摩忙奔。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
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宋哲宗亲政,再度起用新党。苏轼先被贬黄州,行至途中,又接诰命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再贬海南儋州。贬儋时,苏轼已年届62岁,他认为此去再无生还希望,便把全家安置在惠州,只带子苏过一起渡海。当时儋州非常荒凉,常常以红薯、紫芋充饥。为了解决衣食之困,他向儋州太守要了一块官地耕种,以便自食其力。苏轼初到儋州,原住官舍,后被朝廷得知逐出。所幸当地百姓和一些文人学子对他很友好,帮他修造草屋五间,勉强遮风避雨。苏轼遂把草舍命名为“桄榔庵”。儋州生活虽然极其艰苦,但是苏轼仍然“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一方面勤奋创作诗文自娱,一方面“著书以为乐”,进一步修改整理在黄州时业已完成的《易传》和《论语》,同时又作《书传》十三卷、《志林》五卷。在《答苏伯固书》中他说:“某凡百如昨,但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也”。由于自己的境遇,过去一直推崇杜甫的苏轼,在儋州时则把陶渊明作为自己最好的精神伴侣。便作了《入寺》诗,具体地表述了他当时的心态。
东坡书院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东郊,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讲学场所。东坡书院原名载酒堂,始建于1097年(北宋绍圣四年)。书院占地46.8亩,土木结构,坐东北向西南,有前门、大殿、载酒亭、载酒堂、东坡祠、东西厢房、尊贤堂、钦帅堂、望京阁、迎宾堂、陈列馆等主要建筑物及东坡讲学彩雕群像、春牛石雕、东坡铜像、钦帅井和碑刻等。院里古木幽茂,群芳竞秀。院门正中挂有一块“先生悦之”的大匾,两旁有长联:“生面重开更有客吟诗对此茂林修竹;芳踪如晤看执经问难依然沂水春风”。院内展出苏东坡许多书稿墨迹和文物史料,载酒堂内陈列着历代名家诗画的碑刻,明初宋濂题写的“东坡笠屐图”勒石立在其内。
2014年夏,快乐老游海南行来到儋州,参观了苏东坡讲学的儋州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