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集一八二武汉黄鹤楼

标签:
湖北武汉黄鹤楼崔颢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唐代大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诗作年代不详。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发,脱口而出。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句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那首《黄鹤楼》诗。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池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