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集四十八周至楼观台

标签:
陕西周至楼观台老子 |
天台晓望
唐 李白
紫气东来说经台,道观银杏梭椤开。
炼丹炉在七天外,上善池中神水来。
几里毛竹林雾霭,树苔小道马蹄白。
不识白紫黄花草,只见云中尽彩槐。
妻女牵翁山上呆,幼童踏泥下山来。
雾云里走云中雾,云后茅屋轻也白。
板桥四竹墙画刻,华佗妙手九春来。
日升月明三千载,斗转星移楼观台。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为仕途之事,,也想了许多接近皇帝的办法。开元十八年(730),李白在友人的帮助下,朝谒道教祖庭楼观台,拜会唐睿宗第九女玉真公主,并赋诗两首,这是第一首。
楼观台,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道教楼观的发源地,位于秦岭北麓中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楼观台创始于西周,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对皇室信道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鼎盛于隋唐,衰落于宋金,毁于宋末,振兴于今。传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又名说经台。晋惠帝曾广植林木,并迁民三百余户来此守护。唐朝臻盛,武德七年(624),唐太祖改楼观台为宗圣宫,大加营造,唐玄宗时再次扩建,使其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和道教圣地。楼观台景区位于秦岭山脉的终南山北麓中部的山前台原和浅山区。南依秦岭,千峰耸翠,犹如重重楼台相叠,山间绿树青竹,掩映着道家宫观,古称石楼山。现有宫观30余座,中国书法名碑1通,省级古树7种20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