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升仙太子王子乔祠

标签:
王子乔师旷灵王凤鸣 |
这是山西太原晋祠景区内晋溪书院大门的对联,为明南京吏部尚书刘龙为晋溪书院题诗四首其中的两句,由周而复书写。晋溪书院,原为明代重臣王琼的别墅,名晋溪园。他曾在晋溪园正室“翁溪堂”内供有王氏列祖灵位,为王氏祖堂,堂内供奉王氏始祖王子乔。因为我母亲姓王,我这次来到晋祠,特地拜谒了王氏先祖王子乔。
王子乔,被传为神仙。其实王子乔是东周灵王姬泄心的太子,名叫姬晋,字子乔。据史载:他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好吹笙,作凤凰鸣。十五岁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晋平公使师旷见太子晋,问以君子以德。太子晋侃侃而答曰:“如舜的为人,仁德配于天道,虽固守其岗位,却处处为天下人着想,使远方的人都能得到他的帮助,而受他的仁政。仁而合与天道,此谓之天。如禹的为人,圣劳治水而不居功,一切以天下为本,取予之间,必合于正道,是谓之圣。再如文王,其大道是仁,其小道是惠。三分天下已有其二,依然是无比谦恭,服事于殷商。即拥有拥戴的群众,而反失其身,为暴纣囚禁,不动干戈,此谓之义。”师旷称善不已。
周灵王二十一年(前551),谷洛二水泛滥,将毁及王宫,灵王决定以壅堵洪。王子乔谏曰:“不可,曾听自古为民之长者,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并提出聚土、疏川障泽、陂塘等方法来疏导洪水。太子乔的直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于是闷闷不乐,未及三年而薨。
人们对王子乔的去世特别惋惜,就给他编造了得道升天的神话。说浮丘公把他接到嵩山,修道成仙。他经常骑着一匹白马,在伊洛两岸吹笙引凤。三十多年后,王子乔也想念他的亲人。一天,他碰到桓良对他说:“告诉我家人,七月七日,到缑氏山山顶见我。”到七月七日,众人望见王子乔乘白鹤在缑氏山顶,就是到不跟前。王子乔还不时挥手答谢众人,数日才去。杜甫有“范蠡扁舟小,王乔鹤不群”的诗句。可见在唐时王子乔成仙的传说已广为人知。
太子乔卒后不久,灵王驾崩,王子乔的弟弟即位,就是周景王。姬子乔的儿子当上了司徒。他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辞官避居太原,当地人称为王家,所以他干脆改姓姓王,成为王姓得姓始祖,王子乔也自然的被尊为王姓始祖。
在河南偃师府店乡有一座缑氏山,那就是王子乔升仙的地方。那里有一通7米高的唐碑,上面镌刻“升仙太子之碑”。那是公元699年春天,女皇武则天去嵩岳封禅,途中留宿缑山,游览了刚刚竣工的升仙太子庙。面对这座“梅梁瞰廻,近架烟霞,桂栋临虚,上连日月”的辉煌建筑,一时兴至,便撰写了一篇碑文,记太子晋升仙故事,借以歌颂“武周”盛世,并亲笔书写。然后刻在碑上,立在太子庙大殿之前。
王琼,字德华,号晋溪,生于太原晋水之源。明成化之年中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曾到三边督军,有军功。他的故居就叫晋溪园。他园内的正室名叫“翁溪堂”,曾设王氏列祖灵位,为王氏祖堂。王琼死后,晋溪园改为晋溪书院。到解放初,书院内大部分建筑倾圮。上世纪九十年代,太原王氏宗亲在社会各界的资助下,重建了晋溪书院。
走进书院古色古香的晋溪书院,第一进院内正厅门上悬挂“太原堂”匾额,第二进正厅叫“报本思源堂”,第三进正厅五间,堂门上高悬“子乔祠匾额。堂内有王子乔朔像,四壁绘有《太子晋史话》二十四幅。左右耳房供奉着王氏十八个分支的始祖牌位。左右配殿均为七间,里面陈列着当代王氏后裔书画名家的艺术作品,壁上挂着王氏名人的画像。历代歌颂王子乔的诗歌很多,古诗十九首的《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人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唐宋之问《王子乔》诗:
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
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
吸日精,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
空望山头草,草露湿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