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五龙潭秦琼祠

标签:
五龙潭秦叔宝唐槐马蹄泉黄骠马 |

民间传说为朋友插刀两肋忠义搏九天四海皆仰秦叔宝;
历史记载擒敌酋樱降二百次血出数斛三军皆服胡国公
这是秦琼祠大殿对联。说到秦琼,他的知名度仅次于关公,可谓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人物。他的粉丝之多原因有四:一是每年春节,秦琼和尉迟敬德就履新上岗了,把身子收缩成一张纸片厚薄,贴在屋门上为千家万户站岗放哨,保证家庭财产安全,人员身体健康;二是作家把秦琼所在时代故事编成《隋唐演义》,让其《临潼救驾》、《当锏卖马》、《幽州认姑》等故事,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三是秦琼是一个见义勇为、行侠仗义、为朋友能两列插刀的英雄,是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四是评书艺人在广播电台绘声绘色演讲、戏曲演员在舞台上的夸张表演、电视连续剧动人情节,使人们记住了这个山东红脸大汉秦二哥。我也是秦琼的粉丝,舞台上我看过《秦琼打擂》;小说我读过《隋唐演义》;电视连续剧《隋唐英雄传》我不但一集不落,还买回高清光碟重复观看;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我下载到优盘上,反复收听。听说济南在五龙潭公园重建了秦琼祠,2015年5月,我来到了具有唐代风格的秦琼祠。
秦琼,生于隋开皇五年(585),卒于唐贞观十二年(683),山东历城县大槐树庄人。唐初随太宗出征屡立战功,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为胡国公,死后陪葬昭陵,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秦琼显赫后,在五龙潭侧建府邸,后人就地建祠。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历史名人祠,必然受到大家的保护,那么秦府又是怎样消失,五龙潭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据说唐玄宗时,秦琼之孙看不惯李隆基宠爱杨玉环而朝政荒废,政体腐败,就和一些仁人志士聚在府里针砭时政,被小人告发。唐玄宗非常震怒,就派人前去缉拿。当钦差刚来到济南秦府时,突然电闪雷鸣,天空出现了五条金龙,秦府也整体塌陷,形成一个大坑,水从坑中冒出,从此有了五龙潭。据历史明确记载,1038年一个夜里,潭中一声巨响,水面上漂浮出大量古书,山东一民办大学李姓老师目睹了当时的情景。1982年,园林工人在公园内挖出一通唐碑,上书“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宅”,2002年,天大旱五龙潭干枯,在仅剩下的一汪水中找不到一条鱼和龟,2003年,潭水恢复,鱼和龟不知从哪里又游了过来。2004年19月29日凌晨3点,五龙潭又突然裂开了一个半米宽、六米长的口子。这些都是未解的谜,有待专家解释,这些传说更增加五龙潭的神秘性,来此游玩的人络绎不绝。2009年,济南市园林部门在五龙潭公园秦琼故宅重建了秦琼祠。未进秦琼祠,先看到正对大门有一座照壁,上面用高浮雕雕刻了秦琼的两匹坐骑。一条是黄骠马,一条是呼雷豹,上面还有济南文史专家题的两首诗,一是黄骠马诗:奋蹄追风透骨龙,一任壮士横戈行。梨园传唱留佳话,自古良骥伴英雄。一是呼雷豹诗:金蹬银鞍骋沙场,痛饮醇醪竟气扬。悲嘶常随壮士去,留得美名天下扬。秦琼祠采用唐朝建筑风格,北方典型四合院规制。大门上写有“秦琼祠”三个大字,门两旁的楹联为:为通百战术;气作万夫雄。大门内两侧山墙上,一面刻的是是秦叔宝传,一面刻的是秦琼画像。祠院中间有一两米高的三足大同鼎,鼎腹铸有“忠、孝、义、勇、信五个大字。东西两廊左厅右亭分别悬挂着“忠义千秋”和“集英”牌匾。正中大殿门楣上悬挂“义薄云天”四个大字,门柱上楹联为:黄骠铜锏隋唐业;大义精忠海岱魂。大殿内秦琼全身戎装坐在一块山石上,朔像两边龙凤对就是篇首那副楹联。在祠内四壁墙上绘着代表秦琼一生的壁画:秦彝托孤、临潼救驾、当锏卖马、幽州认姑、走马金堤、聚义瓦岗、计降敬德、高祖赐瓶、陪葬昭陵等秦琼传说故事。在院的西南角有两通石碑,一为: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之古宅。一为:秦爱墓志铭,秦爱,就是秦琼的父亲。据说在清顺治年间,秦氏子孙在整修老宅时,刻了故宅碑立在大门前。到了道光年间,家道中落,破败的秦氏子孙分割出卖故宅,但是买主见了此碑,没人敢买房,他们就将此碑移至五龙潭附近,现秦琼祠院内。五龙潭东南侧还有马蹄泉,相传一日秦琼在此遛马,忽然战马腾空,马蹄落地处出现泉眼,故名马蹄泉。
在济南千佛山还有秦琼的拴马槐,那是秦琼为母亲到寺院进香,脱去战靴,光脚上山,曾拴马于此树,故称拴马槐,也叫唐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