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游走遍中国开封篇(八)陈桥系马槐

标签:
文化赵匡胤陈桥黄袍加身都检点 |


50多年前,15岁的我就来到陈桥,拉土加固黄河大堤,曾游览了宋太祖的黄袍加身处,那时的系马槐枝繁叶茂。2012年11月13号上午,我第四次单车独行,从列子祠骑车出发,经中牟官渡古战场作短暂停留,下午3点来到了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地方一一陈桥驿。
赵匡胤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对之乎者也不喜欢,对舞枪弄棒很感兴趣,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在21岁那年走出家门,开始闯荡天下。先是来到陇西,进一赌场,想发一笔横财,不但输了个精光,还遭来一顿毒打。当他来到襄阳,一个寺庙和尚些许看到赵匡胤是条汉子,就给他一些银两,叫他一直向北走,可能会交上好运。当他来到汴州,郭威收留了这个精通武艺、身强力壮的赵匡胤,为他代汉建周网络人才,也为他代周建宋埋下了祸患。赵匡胤战功卓著,迅速升迁,直做到殿前都点检,掌握了禁军的实权。在五代54年间,换了8姓14个皇帝。谁的兵强马壮,谁就可以实现野心,赵匡胤早就看到了这一点。这一天终于来了。后周显德六年(959),后周世宗柴荣亲征契丹,在军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木牌,上面写“点检做天子”5个字。回京后,周世宗柴荣解除了殿前都检点他的女婿张永德的兵权,提拔他认为最可靠的结拜兄弟赵匡胤做“殿前都检点”。实际上,这是赵匡胤为实现自己的野心而玩的把戏。不久,周世宗病死,7岁的柴宗训做了皇帝,国家实权落在了赵匡胤手里。赵匡胤还和石守信、高怀德、等十人结为弟兄。显德7年(960)正月初一,柴宗训接到报告,契丹、北汉联合犯境,宰相王傅、范质找赵匡胤、石守信商量,决定由赵匡胤出征御敌。这与9年前郭威篡位如出一辙,当赵匡胤领兵来到陈桥的时候,就把陈桥驿当作帅府睡觉了。五更时分,经过赵匡胤、苗训精心策划的改朝换代大剧上演了。军中文员苗训和将领李处耘、王彦升等人拿着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赵匡胤还假意推迟,众军士自然不允,赵匡胤似乎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当上了皇帝,其实这都是赵匡胤自己一手导演的,推迟不过是掩人耳目,他自己心里强忍住高兴没笑出声来。等回朝后,一天完成了禅让的的所有程序,至此天下叫大宋了。
过去陈桥在黄河南岸,后来黄河河道南滚把陈桥搬到了黄河北。以前从开封去陈桥得坐渡船,自从开封黄河大桥建成后,车子就可直接开到北岸,陈桥驿就在大堤外村中。陈桥驿大门面开三间,青瓦红墙,两头狮子蹲立两旁,门上悬有“陈桥驿”黑底金字大匾。七、八名老者在门口或站或坐,谈天说地。一名农民打扮的老者作为售票员坐在门口连卖票兼检票员。进门是石刻照壁,刻的是一群文官武将拥簇着赵匡胤回京画面。正殿前东、西两侧有两通古碑,东面碑上刻的是“繫马槐”三个字,西面的石碑上刻着“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八个大字。东面石碑后面有一匹石马,马后边是一棵干枯了的大槐树,现在被钢管支撑着,才没有躺下。奇怪的是枯树又见新绿,从树中间长出一棵小槐树来,真乃是盛世逢春,古树新枝。古人写诗形容古槐:“风声惊虎啸,日影动龙飞”。当年,赵匡胤的战马就栓在大槐树上,故而叫“繫马槐”。正殿三间,赵匡胤龙袍玉带端坐殿中。东西配殿皆为五间。正殿后头是宋徽宗敕建的显烈观。院中还有一口古井名甘泉井,唐代开凿,其泉洌味甘而得名。古井上设有辘轳可以汲水。陈桥驿门外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中央有一赵匡胤骑马雕塑,马蹄腾空跃起,大有驰骋天下之状。
查慎行有《夹马营》诗赞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