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报表及填写说明!

(2019-12-13 15:13:02)
分类: 所得税、间接税、营改增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报表及填写说明!

关注我请点右边 税乎网 今天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UEeTpvpdibxBvnms3ZEBm0B98ZWCZpVzZzXbyPuoJknfOB5hia59M1hpW4gOhMj4XnRRJMk4dmbtYzsQv7ibcylx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

税款所属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纳税人姓名:

纳税人识别号: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项目

行次

金额

一、收入合计(1=2+3+4+5

1


    (一)工资、薪金所得

2


    (二)劳务报酬所得

3


    (三)稿酬所得

4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


二、费用合计

6


三、免税收入合计

7


四、减除费用 

8


五、专项扣除合计(9=10+11+12+13

9


    (一)基本养老保险费

10


    (二)基本医疗保险费

11


    (三)失业保险费

12


    (四)住房公积金

13


六、专项附加扣除合计(14=15+16+17+18+19+20

14


    (一)子女教育

15


    (二)继续教育

16


    (三)大病医疗

17


    (四)住房贷款利息

18


    (五)住房租金

19


    (六)赡养老人

20


七、其他扣除合计(21=22+23+24+25+26

21


    (一)年金

22


    (二)商业健康保险

23


    (三)税延养老保险

24


    (四)允许扣除的税费

25


    (五)其他  

26


八、准予扣除的捐赠额

27


九、应纳税所得额(28=1-6-7-8-9-14-21-27

28


十、税率(%

29


十一、速算扣除数

30


十二、应纳税额(31=28×29-30

31


十三、减免税额

32


十四、已缴税额

33


十五、应补/退税额(34=31-32-33

34


无住所个人附报信息

在华停留天数


 已在华停留年数


    谨声明:本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纳税人签字:                          

经办人签字:

经办人身份证件号码:

代理机构签章:

代理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受理人:


受理税务机关(章):

受理日期: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居民个人取得境内综合所得,按税法规定进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人取得境外所得的,不适用本表。

二、报送期限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1日至6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并报送本表。

三、本表各栏填写

(一)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取得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款的所属期间。如201911日至20191231日。

2.纳税人姓名:填写自然人纳税人姓名。

3.纳税人识别号: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载明的“公民身份号码”;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

(二)表内各行

1.第1行“收入合计”:填写纳税人本年度取得综合所得的收入合计金额。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

2.第2行“工资、薪金所得”:填写本年度应当并入综合所得计税的工资、薪金收入总额。

3.第6行“费用合计”: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填写减除20%费用的合计金额。

4.第7行“免税收入合计”:填写本年度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合计金额。其中,税法规定“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对减计的30%部分,填入本行。

5.第8行“减除费用”:按税法规定的减除费用标准填写。

6.第9行“专项扣除合计”:填写按规定本年度可在税前扣除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合计金额。

9=10+11+12+13行。

7.第14行“专项附加扣除合计”:填写按规定本年度可在税前扣除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费用的合计金额。

14=15+16+17+18+19+20行。

8.第21行“其他扣除合计”:填写按规定本年度可在税前扣除的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养老保险、允许扣除的税费等其他扣除项目的合计金额。

21=22+23+24+25+26行。

9.第27行“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填写按规定本年度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额的合计金额。

10.第28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应行次计算填报。

28=1-6-7-8-9-14-21-27行。

11.第29~30行“税率”“速算扣除数”:填写按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12.第31行“应纳税额”:按照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31=28×29-30行。

13.第32行“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的可以减免的税额,并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14.第33行“已缴税额”:填写本年度内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已经缴纳或者被扣缴税款的合计金额。

15.第34行“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34=31-32-33

(三)无住所个人附报信息:本栏由无住所个人填写。不是,则不填。

1.在华停留天数:填写一个纳税年度内,无住所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天数。

2.已在华停留年数:填写无住所个人已在华连续停留的年份数。

四、其他事项说明

以纸质方式报送本表的,应当一式两份,纳税人、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