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家郑世武

(2012-03-23 10:43:06)
标签:

杂谈

   一,简介

    郑世武  字晓塘,号悟墨。1947年出生浙江湖州长兴,现定居上海悟雨斋,.《中国书画报2008年度人物》
加拿大杰出华人艺术家,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中国书画名家协会理事,国际名家书画院客座教授、副院长国际经典书画院名誉院长,《兰亭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2010年被浙江长兴档案馆(中国第一档案馆)收录为县志名人。2010年作品《春潮》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华国粹题赠主题展,并获创作大奖,作品相关记录200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为其出版《中国当代书画家丛书——郑世武书画选》;2008年中国最具业内权威的书画媒体——《中国书画报》多次对其进行刊登、报道,并在2008年评选为年度人物。(入选理由: 郑世武在借鉴各种绘画风格的基础上融汇贯通,形成自身的风格与特点。书画技法日益精湛,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不精通。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不仅传承了中国古代书画中的笔墨功底,而且吸收了西画中的造型与光影等元素,不论是墨块的渲染还是意向的捕捉,都显示出纯熟的笔墨技巧和扎实的传统功底。)《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中国美术报》、《湖洲日报》、香港《华人》杂志、香港〈艺术中华〉等报刊杂志也都先后多次对郑先生的书画作品进行登载、推荐和介绍;作品广泛流传国内外,曾被美国最具前沿的ArtView杂志、英国最大的艺术自由交易中心Sattch新加坡华韵china arts协会等艺术机构收藏。
作品《春潮》荣获2010年《魅力世博 国粹大赛》创作奖
作品《龙脊》、《万里长江天际流》入选2008年《第三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
作品《春潮带雨晚来急》荣获2008年《国际书画大奖赛状元杯》状元奖
作品《四时烟雨半山云》荣获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视点中国艺术联展金奖
作品《雨霁》荣获2009年第四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一等奖
作品《春山新雨》《雨霁》荣获2009年《第四届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国画创作一等奖.    

2 评价

    郑世武先生,他出生于1947年浙江湖洲,其父郑一飞先生是画坛猫王陈莲涛大师的弟子。世武先生早年曾在浙江美术学院攻读过美术理论和素描西画,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出版过连环画和宣传画等。在画家几十年的艺术追求中,受到父亲书画艺术的熏陶,并得到过著名画家王个移、陈莲涛等前辈大师的指教。他在油画中造诣也很深厚,在文革后期与陈逸飞共事于油画创作。他勤奋学艺,潜心精研,在借鉴各种绘画风格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自身的海派风格和特点。郑先生的山水画有着鲜明的海派形式和具特色的艺术语言,表现风格:形态逼真,神气生动。作品淳朴酣畅于率意之重,寓刚于简括之内,大笔挥洒不拘小节,一派墨气淋漓,勃勃生机之象。所画山水不是某山某水,而是胸中之山,胸中之水。或曰所画乃云中山,山中云,云水不分,树石浑然,又或曰所画乃四时之山,山之四时也,其作品神意兼备,生机勃发,浑厚华滋,率意写之,胸中逸气尽出腕底,不傍他人蹊径而有成法,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可敬之处。《轻舟已过万重山》《江山多娇》《万里长江天际流》《山雨欲来》《苍山初春》等作品透过淋漓挥洒的笔墨,表现出山川之灵气,人与自然之协调,表现出他在增添水墨的韵味和用笔技法,以收刚柔相济之妙。是苍劲的力度与润泽的隐透之美相结合的新探索。是画家成于胸中,即发之于笔墨的升华,把水墨山水的表现技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境地。郑先生在山水画中,很重视大的块面结构,来自互焕黑白对比,但线的运用是他的基本的艺术元素,这表现在他的骨法用笔墨功力,表现在他对特有的形式美的   法虽源于客体的结构,但它更多是画家主观的创造。并且往往因此形成画家自己的风格。《黄山烟云》此划左边一片悬崖拔地而起,直冲霄汉,宛如刀切劈斧,气势逼人,右下数峰森然如剑戟,形成一种冷峻森然,高古苍茫的境界。全图开合得宜,疏密有致,景色交融,气象万千,雄浑壮丽。这幅画在技法上,以墨线为骨,   擦点染,浑厚华滋;复施以泼墨、泼彩,五光十色,把黄山的气魄描绘的淋漓尽致,凝聚着画家的一片深情,从景而论是千山万壑,气势雄伟;论意而言是寄情黄山,歌唱祖国。处理这样宏伟的山水布局,以抒发画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不是仅具上壑一般画家所能胜任,必须要有气吞山河的胸襟和饱满的爱国、爱民、爱生活的热情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黄山烟云》之作集有石涛得黄山之气;梅清得黄山之韵;弘仁得黄山之韵,郑先生得黄山之灵也。真是:斜阳险峰云雾深,笔端天然万壑声。无数奇峰冲霄   擦点染黄山魂。作为一幅山水作品必须首先掌握宾主关系。善画之中,虽欲皆善,必有一二者登峰造极,如鱼鸟之有鳞风以为之主,使人玩绎,不可名言。山水画,须先立主峰,然后众山横伏,群峰盘附,千岩万壑,旁见侧出,也秩序井然,气脉流通,意境深邃。郑先生的画中你可以从布局上感受到极尽造极之势,从画的内涵上,你又会感受到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激荡不已,与墨撞击,豪情四溢。浓墨破淡墨、淡墨破浓墨,以湿破干、以干破湿,干辣百苍润,丰泽而弥迷,元气淋漓,简洁明豁,有着热烈奔放,如火如荼的磅礴之气。不论他是构图奇特,还是笔墨境界的酣畅淋漓,都充满了强烈的艺术个性,能给人以巨大的甚至是无法抗拒的视觉冲击。这正是海派画家的基本特征。可谓尽兴时,似夹雷霆万钧之力,落墨处常具精心动魄之奇。在寸   尺褚素宣中腾挪跌宕,在鸿幅巨篇中蟠卷。在《轻舟已过万重山》《江山多娇》《万里长江天际流》《山雨欲来》《苍山初春》等作品中透过淋漓挥洒的笔墨,我们可以感受到山川之灵气,人与自然之协调,表现出他在增添水墨的韵味和用笔技法,以收刚柔相济之妙。是苍劲的力度与润泽的隐透之美相结合的新探索,新进展。是画家成于胸中,即发之于笔墨的升华。《春山新雨》,则是得笔墨之于余,触氤氲之分,混纯中放出光明(石涛语),深化了云中的森严和禅密,在山光水影云烟的对应下,在寂静中底沉厚重的山籁,穿谷奔涌,是诗是歌,视觉听觉似乎同时感应,苟以泉水之心赏之,此画之间外妙也,如果说前景是境象,而后者就是心象,是画家壑成于胸中,物化于自然,而发之于笔墨的艺术升华。在整个作品技法处理上,他保留了焦墨技法,又在水破墨、墨破色、色破水和墨破水等技法上进行综合实验,于水墨淋漓中表示出烟云变幻,出世超尘的缥缈意境。使画面更加完整,呈现出秀美的审美情趣,做到在艺术欣赏上雅俗共赏,致力于意境美的创造和商品高韵致的艺术追求,诚为典范。《山雨欲来》画家采用大块泼墨、泼彩,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景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大气磅礴,画面上大块的雨云从远处奔涌而来,山风推动云块,被乌云遮盖的山、树朦胧隐现,而云后阳光下的山景又清晰可见。从构思、布局、用笔墨成面,郑先生只采用勾、泼、染等泼法一气呵成,用墨线勾出山头、坡脚的轮廓,然后用淡墨横点积染,浓墨破出层次。再助之以渲染,则更富于水墨变幻,多次积墨。益显得山峦浑厚华滋。用重墨点簇山头,则上密下疏,云气自然浮动于山间。树干用浓墨一笔画成,上点大浑点作叶,山脚、溪岸则用饱含水分的笔,尖上略醮浓墨,点叠而成。云气略用淡墨空白,再加渲染。整个画面浑融而清灵,迷蒙而厚重,把水墨山水的表现技法提高到一个新的境地。深化了山雨欲来的森严和神秘。郑先生的画作,既是具体有感,有情有味的艺术形象,又有品位不尽的时空,古往今来,不是外来者的旁观赞叹,显然这种角度也无可厚非。郑先生是把自己的生命、家庭、生活、世代承传的深动感应,与历史、时代、世界的理解和把握,融其神思。《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郑世武先生的又一幅佳作。它在真实的一瞬,表达了祖国江河山川从古至今的悠长岁月,以雕塑式的骨法用笔,突出山体的峥嵘雄奇,善于用黑白对比,层峦叠嶂,造成严整浓重的量感和质感。剑戟似的山峰,奔腾激越的江水,云封雾锁,远处一舟,冲浪冒险,表现出山峡特有的雄奇险绝的意境。有了这种意境,画面增添几许亲和跳动的音符。现实的、历史的、又是实于画家心中理想化的,客观的再现与主体的表现融汇一体,有笔墨,有构成。皱擦点染的形式美感,又深蕴着意境美。《江山多娇》之作,就是呈现了一种豁达的情性,线条在那时的作品里就是一个抒情的构成符号,在与美交相表现同时,还潇洒地放逐着色彩,彩墨点线的现代构成方式在他的笔下作品中有着极为个性的表现,表现出彩、墨、点线的律动,在不失中国画笔墨的前提下,利用色彩、点线充分展示他理解中艺术时代感。江山多娇的形色神貌于深沉蕴籍之中,有一种鼓荡生机的浩然之气,一种厚生载德的博大精神。一种湿润华滋,秀色灿然的美感。展现出一种自然之性内涵之神用笔劲健,力透纸背,积健为雄为厚,表现技巧丰富,时而浓墨点染,时而枯笔皱擦,或以劲峭的线条色勤。或以晕浸的水墨浸洒,对渴笔与润笔有很好的探索。郑先生笔下的景物,毫无雕琢习气,远山深秀,树木葱茏,舟桥树落,高低深浅却很自然。山水的花青运墨渲染,另其明润葱郁的韵味。完全是江南的山光水色的特有情趣。《万里长江天际流》画家用写意的手法,泼墨、勾  、点染等手法,用色素淡,用墨深沉,水墨浓淡干湿运用恰当、黑白层次分明。苍山翠巍,雾气腾腾。山中、江面云雾采用留白表现,从而给你产生万里长江天际流的遐想,江中帆影增添画面的生机。构图、拔款奇特,使境界浩莽、大气磅礴。

郑世武先生的画,无论山水、走兽、还是人物,纯以灵性为之,甚以捕捉自然为契点,其画随形就势,笔笔相生,始为得气,浓淡干湿,轻重徐疾,均从率意中来,呈现出无边界之感。将笔墨之神、意、气皆融于作品之中。他的走兽图——《草丛双雄图》,此画结构透视鲜明,手法细腻,神态不言而威。特别是双虎之间的透视关系犹得难见,尤其是右虎的脊背线条处理,将右虎威风之感演绎得极其自然。整张草丛双雄图不单是双虎的突写,更巧妙通过配图来实现整体的美感。往往画虎之人喜欢将山、松、岩石、作为配景,而此图却不然,将最为常见的河畔来作为配图,更增加画面的灵动性。画面的草丛笔法张扬而显力度,画面视觉冲击力有一种威武全、英雄胆、人性化的本质气概。求真和友善,完美和精神,潜藏在画中的感情,寄托着他的理想和艺术观。人与物抒情、言志、明理、变法的互通境界。

郑先生在艺术里深刻地感觉对象和深刻地感觉自我,让他们和物象相互交流,和表象相互渗透,成为画中有我,我中有画的情感流,把主体内心最直接体验融化入一自然表象中,达到人物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说,郑世武先生超越别人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用人性中最美好、最纯粹的心灵之光照亮绘画艺术,就是于它能够对心灵和宇宙作深度的综合和深刻的把握。他的成功就在这里。

 

3 作品展示

《春潮》

 


 

新华网浙江频道(2010-06-07 11:37:50 来源 编辑:

http://www.zj.xinhuanet.com/df/2010-06/07/xin_4630607071147203245735.jpg

     

近日,湖州旅沪画家郑世武创作的国画《春潮》(山水),入选“魅力世博会·中华国粹题赠艺术大赛”。 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国诗书画研究会、中国诗书画交流网、北京九州国粹艺术院联合举办,旨在为上海世博会“增辉助兴”。湖州是文化之邦,文化内涵丰富,一个个特色家庭是湖州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今起开设《走进苕溪人家》栏目,从不同角度报道书画之家、生态之家、京剧之家、钢琴之家、戏曲之家等特色家庭,传播特色文化。

  郑家今书画扛鼎之传人,自是郑世文郑世武这对文武兄弟。世文的东西豪放爽利,世武的东西细腻精致。

  两兄弟曾随父到上海,很多年,三人挤在东余杭路一间7平方米的斗室里,我睡地铺,父亲睡床,床上再架一小床,老二睡。郑世文说,他文革时主要画油画。1972年上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等许多单位的大牌子,都是他的杰作当时领父亲去看,他眼睁得老大,不敢相信啊。后世文下放安徽铜陵,加入铜陵美协,在那里工作到退休。我跟父亲一样,凌晨二三点,灵感来了,就爬起来动笔。”64岁、爱跳国标舞的郑世文说,他们都受父亲的影响,但后来都搞自己的一套1947年出生的郑世武,早年在浙江美术学院读过,后入上海工艺美术厂任专职画师,出版过连环画、宣传画。去年上海人美为他出了精美画册。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不精通。他不仅承传了中国古代书画中的笔墨功底,而且吸收了西画中的造型、光学艺术。有人这样评价郑世武的作品。  郑世文很遗憾,我们父子三人没合作过画。清明节来临,他们计划全家在长兴相聚。有朝一日,一家三代搞一个书画联展。

 4拍卖信息

郑世武无瑕

类别:    断代:    成交价: RMB 0.00    规格: /

68×138cm RMB:150,000-180,000 051局部

 

 

http://file.gucn.com/file/Preview/CurioPicfile/200912/Gucn_20091219108287212223Pic1p.jpg  [藏品编号:622147]  郑世武 山水作品雨霁参考价:540000 元

 

 

 

 

http://www.caaan.cn/img/works/2008/10/07/19790_m.JPG

 

http://www.caaan.cn/img/works/2009/04/18/23480_m.GIF

 

http://www.caaan.cn/img/works/2008/10/09/19810_m.JPG

 

 

http://www.caaan.cn/img/works/2008/10/09/19802_m.JPG

 

http://www.caaan.cn/img/works/2008/10/09/19806_m.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