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监考随记

(2013-06-09 23:53:20)
标签:

高考

异地监考

分类: 3、教育教学
监考随记

   
  高考,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现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三种形式。高考是我国(除港澳台)最重要的考试。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是其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考试。
2013年高考全国有916万考生,其中辽宁省有24万考生。
    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考试形式为闭卷,以此次成绩为依据,国家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分配考生进入与其自身能力和素质匹配的学府。高考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有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学习意志强、智力水平高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更高等的学府深造。高考成绩影响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并影响考生今后的前途发展,可以说高考几乎会影响人的一生。
    正因为高考的重要性,有些人为谋求高分不择手段,在高考监考人中找熟人的现象也增多。为此,一些地区在各县(区)之间实行异地监考,并在考前实施严格的保密制度,大大的减少了通过熟人作弊的现象。
 

    2013年6月6日的早晨,细雨蒙蒙。我们86位教师在三位领导的带领下,去75公里以外的绥中县一高中监考。之前学校开考务会时只公布外出监考人员名单,具体去向保密,只在临行前揭开谜底。我们分乘的两辆大巴,一辆由军民共建单位海军某部提供,另外一辆是学校租借的。

    监考是个苦差事。这种苦不止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精神上。也许有人说:不就是两天高考吗?满打满算才9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就是看着学生答题,有什么苦?还挣了监考费呢!也难怪,监考工作的苦是局外人难以体会的。
 
    下面是我的解释,有些啰嗦,事实也是很琐屑的:
 
    高考的前两天,学校开考务会。领导公布外出监考人员名单,本市监考人员名单,留校监考人员名单,留校其他人员工作分配等等,强调的问题若干。高考的前一天,外出人员早8:00到学校集合,8:30出发去目的地;去本市外校监考人员和留本校的全体考务人员14:00在各自考点参加上岗业务培训。虽然年年做的事大家已经了然于心,但各级各类领导唯恐疏漏担责,于是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林林总总洋洋洒洒发挥更多。

    7日是高考的第一天,上午考语文。考试时间是9:00——11:30,可是要求我们7点就到会务组。接下来的几科考试也是提前一个多小时到考务组。中午基本没有休息时间。本考点共计43个考场,每个考场编排三名监考教师。几位领导的轮番教导之后,每场考试由一组的老师抓阄,抓到某考场后当众公布,其他组依次顺延。每组的三位监考教师按43个考场的指示牌重新坐好,由工作人员分发随机编排的各考场的考生座次表,学生的信息条形码,草纸、密封好的答题卡和试题袋。之后必须三人同行,经过带监控的走廊里去考场。到对应的考场后,我们按座位放置垫板文具等物品,填写好黑板上要求写的信息,打开屏蔽器。8:30,一位教师下楼去操场领回本考场的学生,学生陆续站到考场门口,一位女教师手持手柄金属探测器立定,让学生站在指定地点接受检查。这个地点最便于监控器监视。另一位教师在门口指点学生存放手机钥匙和其他物品,检查手机必须关机。三位教师中的组长站在讲台上,组织学生依照座次表的安排坐好。一切就绪后,就是静静的等待,按照指令发草纸,发条形码,发答题卡。答题卡分为“A”、“B”两种,要先“洗牌”使AB相连,确保每个考生拿到与周边的考生不同的答题卡。距考试还有15分钟时,广播提示监考教师当众开封试卷,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和漏印情况。核实无误后发给考生,指导考试贴好条形码。
    开考后监考教师轻松了吧?非也。
    语文和综合科目考试时间各为150分钟,数学和英语各为1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监考教师原则上不许去厕所,如有内急者向走廊里的流动监考员请假,被替换后方可匆匆离开匆匆回来。自知责任重大的三位监考教师,怕影响考生答题,不能随意走动,通常呈现“三足鼎立”的形式,在静悄悄的考场站着。大气不敢出,精神上可是高度集中的。要全神贯注地防止考生出现违规行为,以保证考试公平。考试结束前15分钟提醒考生及时涂卡,考试结束铃声一响,考生不能再动笔答题,监考教师急着收答题卡、试题,草纸。清点无误后放行考生。然后两位监考员分别把30份答题卡和试题按照从小到大的序号依次排列好,装袋,填写各项资料;另一位监考员整理草纸,清理考场。之后再把门窗贴上封条,三人同行去考务组交卷。收答题卡和试卷的老师再次清点无误,检查两个袋子里的封条完好后,监考教师方可离开。事关考生未来的大事,谁都不敢掉以轻心。连续三天精神高度紧张,真让人身心疲惫。
    监考中最难的是查考生作弊。高科技时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尽管监察严格,查处严厉,每年高考都有铤而走险的人。卖作弊工具竟然明目张胆地张贴小广告。考场的屏蔽器也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考场外的流动信号车都查不到的电波信息,肉眼凡胎的监考员只能尽力而为。考场内的30名考生,也有左顾右盼的。对待这样的考生示意一下,如果继续违纪,走过去让考生看监控镜头,一般的考生这样就知道收敛了。但还有胆大妄为的,在最后的时间里孤注一掷,一不做二不休。对此监考员也就强行收卷。现在的考试题都有一些选择题,英语最多,150分的试题绝大部分是选择题,有的学生能根据别人运笔的动作猜选项,也有眼神好能看到答案的。这让监考员很难处理。
    最让人忧虑的是人身安全问题。个别人因为被制止没抄到而怀恨在心,威胁监考员。这次监考中我的同事在几次警告无效后让违纪考生离场。那个考生问我同事的姓名。我这伶牙俐齿的同事说:“我的姓名可以告诉你,但要把考点负责人找来,当场回放监控录像。”僵持中,违纪考生在别人的劝说下悻悻离场。今年高考后,网上也有监考教师被考生和考生家长围困的图片,最后警察站排护送监考教师上车解围。这样的事前几年我们也遇到过,当时一个考生家长拿一根粗大的木棍和他儿子守在大门口,虎视眈眈地盯着要上汽车的监考教师,问他儿子是谁不让抄的。老师们不敢出屋,维护秩序的警察站在门口,让大巴司机把车靠近门口,老师们则像犯罪分子一样用衣物遮住头脸,钻到车里马上展开窗帘,大巴在追逐和叫骂中离开。
    报酬?实话实说:三天,每天80元,总计240。实事求是地说,报酬多少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身心的双重疲惫。没有人愿意监考,但推辞不得。既然做了,还得尽职尽责。
   
 
 
http://s12/mw690/9f82907ftdec7b4881bbb&690
            毛毛细雨中,陆续有同事走来。没来得及带伞?
 
 
http://s2/mw690/9f82907ftdec7b3b26751&690
         这位是司机。小伙子精神吧?军人气质!


http://s10/mw690/9f82907ftdec7b553b679&690
    前挡玻璃上的标语:雷锋是个汽车兵,我学雷锋当标兵。
 
 
http://s15/mw690/9f82907ftdec7b61a2d0e&690
      我们学校也是考点。几位考生和家长来看考场。
 

   http://s2/small/9f82907ftdec7b9837a91&690   http://s6/small/9f82907ftdec7ba69f8d5&690   http://s13/small/9f82907ftdec7bb72388c&690
    中午了。有几位怕晕车或起早赶车的,还没吃早饭呢。
 

http://s9/mw690/9f82907ftdec7bd08ad78&690
    离考务培训还有半小时,我们到校园散步。墙上这段鼓励跑步的话耐人寻味。
 

http://s15/mw690/9f82907ftdec7bdc8f58e&690
                这幅墙壁画也有意思吧?

 


http://s11/mw690/9f82907ftdec7be6d02aa&690
 13点开会,大家提前入场。高考监考工作总是让人感到紧张。

 


http://s13/mw690/9f82907ftdec7bf04c40c&690
    在几位主考副主考讲话之后,我们看了宣传片,介绍作弊的工具、手段,如何检查,防范之后,我们在《监考教师廉洁诚信文明服务承诺书》上签字。


http://s1/mw690/9f82907ftdec7c0be2270&690
        布置考场。黑板的左上角是监控的摄像头。


http://s4/mw690/9f82907ftdec7c3f82843&690
              密封的语文试题袋和答题卡袋。


    http://s14/small/9f82907ftdec7c4dd744d&690   http://s7/small/9f82907ftdec7c5c10476&690   http://s6/small/9f82907ftdec7c7b49f15&690

   (考生条形码)    (待发的文具)   (金属探测仪)


         语文考试结束后,考生在大门口等待放行。


http://s9/mw690/9f82907ftdec7c3040728&690
   快到端午节了,街市里卖的挂着艾蒿和桃树叶小灯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