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祥云,灰灰的,青青的,黑黑的,淡淡的,一丝丝,一缕缕,一团团弥漫着村庄的上空,有时青云直上;有时随风飘逸,迅速扩散于乡村的空中,眨眼间消逝得无影无踪。

炊烟,是草木献身于人类后的灵魂,是乡村兴旺发达的标记,是乡村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线。 炊烟基本出现于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三个时段,早上的炊烟比较淡,犹如薄雾、水蒸汽似的,可能气温还低,雾气未散尽的缘故。中午时比较青,也许是气温回升的原因。晚上时比较浓,还带有黑颜色。因为夜幕降临,气温降低,对炊烟颜色带来变化。

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 炊烟袅袅,无言地诉说着人家的喜乐哀愁,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和憧憬。因为它是人间未来和希望,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记忆和向往。

清晨的故乡是寂静而忙碌的,伴随着寥寥炊烟的升起,街边的杨树被一丝丝一缕缕的炊烟缠绕,炊烟妖娆地在树叶间隙里飘舞升腾,贪婪地呼吸着从老屋里飘出的农村新米特有的清香。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乡村也很少以草木来烧饭、烧菜,取而代之是电和天然气。因此,乡村上空也很少出现炊烟升起的景象,再加上乡村人口剧减。

袅袅炊烟,浓浓乡情,沉沉乡愁。看到萧条的乡村,稀少的炊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在我心头泛起。“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元.白朴《天净沙.冬》)

每当我踏上故乡土地,心里充满着无限惆怅。 袅袅炊烟不见了,相互问候的乡音没了,除了几位留守在农村老人之外,还有几位相见不相识的留守儿童惊异地打量着同村的“陌生人”。小狗就更不识相了,忽近忽远地吠个不停,不知是欢迎,还是敌意?

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 炊烟,也是乡愁!

透过庄稼成熟收割了的田垄,那些零零落落的果园,弯弯曲曲的田埂,矮矮的土房,还有房顶上飘动的如丝炊烟,都显露无遗地呈现出来。 炊烟是希望的象征。 魂牵梦绕的炊烟,我的乡愁。 我爱炊烟缭绕的乡村, 因为它朴实纯洁,情真意切。 我爱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