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八)
(2015-03-25 15:00:00)
标签:
图形教学目标学生空间教学 |
分类: 继续教育 |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的一个( )过程。
A.获得新知
B.主动建构
C.再学习
D.发现知识
2.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实施,一定要遵循( )原则,使教学活动变成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实验、探索、合情推理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A.过程性
B.通俗性
C.人文性
D.操作性
3.“有效”的数学课件应该具备以下特征:适应性、合理性和( )。
A.直观性
B.启发性
C.通俗性
D.操作性
二、填空题
1.新课程理念下的“空间与图形”教学实施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原则、( )原则、( )原则以及( )原则。
2.“空间与图形”在( )、( )方面,具有其他分支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
3.教学目标要求的多样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教学目标要求( )的有机统一。其次,教学目标要求应关注( )。
三、问答题
1.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实施现实性原则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2.如何突出教学目标要求的多样性?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课件有哪些作用?
4.在“空间与图形”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二、填空题
1.现实性
2.联系现实世界
3.是知识、能力与情感
三、问答题
1.
(1)从现实生活中引出“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空间与图形”的规律。
(3)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解决生活中的“空间与图形”问题。
2.首先,教学目标要求是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有机统一。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双基”,也要关注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实践、交流、辩论等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情感和态度。其次,教学目标要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因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即使是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
我们设计的目标应该是多维度、立体式的,不能搞“一刀切”、“程式化”,其实施策略也是灵活多样的。
3.能够灵活地显示各种动态图像;能够动态地展示图形变换的全过程;能够形象地揭示一些抽象几何概念,比如平移、旋转、等积变形等的内涵;能够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感知学习材料,从而建立起内涵丰富、鲜明、完整的表象,为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
4.首先,要把学生当作充满感情、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来教育,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差异,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个性思想。其次,要相信他们,相信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无穷的创造力,相信他们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相信他们的审美感受是丰富多彩的。再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真诚地欣赏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赏识他们个性化的言行,发现他们身上每一个闪光点。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新课程理念下的“空间与图形”教学实施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现实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以及( )原则。
A.量力性
B.选择性
C.人文性
D.巩固性
2.教学目标要求是知识、能力与( )的有机统一。
A.思想
B.艺术
C.品质
D.情感
二、多项选择题
1.儿童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 )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过程。
A.技巧
B.知识基础
C.生活经验
D.解题能力
2.“过程性原则”,就是通过富有启发性的(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操作、想像、猜测与求证、解释与运用等活动。
A.日常现象
B.几何模型
C.问题情境
D.实验猜测
三、问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遵循的 “现实性原则”
2.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如何灵活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ABCD
三、问答题
1.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比如,教学物体的认识时,给农村的学生举光碟、集装箱的例子,不如讲粮垛、水车和豆腐块。反之,给城里的学生讲水坝、桥洞,不如讲高楼、汽车和机器人。
2.首先,要突出用观察、操作、思考、想像、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多种活动方式来探索图形的形式、图形的运动、图形的测量、图形的位置等,使学生体验更多的刻画现实世界和认识图形的角度和工具。让合情演绎与推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其次,要知道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图形变换、分解、运动以及建立几何模型等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实施多样性原则就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研究图形的特征和关系的丰富情境,把学生从繁琐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