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模拟试题
(2014-12-14 15:00:00)
标签:
情感小题口语交际本题学生 |
分类: 继续教育 |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改“听说训练”为“口语交际”旨在注重提高(
A、说话的能力
B、口语交际能力
C、人际交往的能力
D、口语表达能力
2、合作学习的分组形式,一般采用(
A、同质分组
B、同异混合分组
C、异质分组
D、其他
3、(
A、积极性
B、独立性
C、主动性
D、差异性
4、(
A、条件性资源
B、物质资源
C、素材性资源
D、精神资源
5、
王仁甫“45分钟价值曲线理论”五个时区:起始时区、兴奋时区、(
A、调试时区
B、缓冲时区
C、休眠时区
D、练习时区
6、(
A、研究性学习
B、计算机
C、现代信息技术
D、建构主义
7、《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A、200万字
B、400万字
C、500万字
D、300万字
8、(
A、写作教学
B、综合性学习
C、口语交际教学
D、阅读教学
9、(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技能型知识
10、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是新课程的(
A、终极目标
B、最高要求
C、一般要求
D、基本追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习作训练应遵循(
A、由说到写
B、从述到作
C、由真到假
D、从仿到创
2、《标准》建议:“(
A、自由想象
B、多写看图作文
C、少写命题作文
D、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3、综合性学习突出综合,表现在(
A、学习形式的多样
B、跨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
C、学习方式的综合
D、学习目标的综合
4、下列属于素材性资源的是:(
A、知识
B、媒介
C、活动方式
D、技能
5、语文教师要提升(
A、设计教学的能力
B、组织课堂的能力
C、教育研究的能力
D、评价学生的能力
6、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A、CAI
B、网络计算机辅助教学
C、多媒体辅助教学
D、智能型辅助教学
7、下列属于条件性资源的是(
A、财力
B、时间
C、媒介
D、经验
8、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体现了(
A、整体性
B、个体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
9、朗读的基本要求:(
A、正确
B、用普通话
C、流利
D、有感情
10、三维目标指的是(
A、知识与技能
B、学会做人与做事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过程与方法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你认为对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认为错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不需要改错。)
(
(
(
(
(
(
(
(
(
(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为什么要用《语文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如何讲评作文?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5、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五、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倡导和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六、设计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根据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设计下面一篇文章阅读教学过程。
(课文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C
3、B
4、C
5、A
6、C
7、B
8、D
9、A
10、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A.B. D
2、C.D
3、B.C. D
4、A.C.D
5、A. B.C.D
6、B. C.D
7、A. B. C
8、A.C
9、A. B. C. D
10、A.C.D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标准代替大纲的原因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2、答:
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包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在阅读中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边阅读边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爱看课外书的习惯、作阅读笔记和摘记的习惯等。
(2)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体验是主体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来意义及其引申意义的心理过程,体验超越经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
(3)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
3、答:
(1)对优秀的、有特色的习作,进行交流和品位;
(2)对既有不少长处又存在一些问题的习作进行得失分析;
(3)对存在疑意和表达不清的语句进行分析推敲;
(4)讲评时注意:要抓共同性的问题;要发挥学生在讲评中的主体作用;要重在鼓励;讲评要做好充分准备。
4、答:
(1)口语交际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2)要注重情境性和互动性、参与性、阶段性
(3)要注意思维能力的训练
(4)课内口语交际训练与语文课外活动、社会生活相结合
(5)口语交际中,既要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张扬
5、答:
综合性学习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以正面评价和激励评价为主
(2)关注问题意识和多样化的探究
(3)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
(4)重视过程和体验
教师对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策略:
(1)学生作品评价法
(2)教师观察交流评价法
(3)报告书评价法
五、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策略
培养兴趣;
培养责任感
2、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普遍具有的一种根本特性,也是自主学习的灵魂。
教学论专家江山野:
首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其次,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要把学生当作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再次,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要求;
最后,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学习的能力。
独立性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3、培养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
规划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必须从小培养。
学习规划还包括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方法的应用,学习活动的调控,教师要培养学生把学习过程当成学习对象进行学习的意思和能力。
4、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自身素养的要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从教师方面的阻碍来看,就是教师读书、自学、研究的体验太少,这是个非常重大的缺陷。
(二)
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的技能技巧。
合作与独立是一种辩证关系。
合作学习应体现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
1、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正相互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
2、合作学习的分组形式
3、教师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工作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
(1)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与及时的表扬
(2)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3)小组讨论声音过大时,教师可以抽取小组中的一个人做噪声监督员
(4)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
(5)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任务
(6)小组讨论偏离主体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制止
(三)探究
1、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过程性、自主性
2、探究性学习的内容
(1)选题力求把握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的思考和活动有较大的空间。
(2)选题注重层次差异,由浅入深,逐步形成课题研究各阶段相衔接、滚动发展
(3)选题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符合学生年龄、认知、心理特点。
(4)选题要注意资料收集的来源,一般考虑来源多样化且较容易收集的资料,以便于学生自主活动
(5)选题要考虑教师特长,有利于教师的指导和组织
(6)不能脱离学科教学
3、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举例
(1)以课文题目为研读点
(2)以课文作者为研读点
(3)以课文重点词句为研读点
(4)以课文疑难处为研读点
(5)以课文的标点符号为研读点
(6)以课后习题为研读点
(7)以课文的插图为研读点
4、探究性学习的评价
(1)开题评价和指导
(2)中期检查和指导
(3)活动的结题评价
(四)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
1、在自主学习的指导中,要合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1)导有目标
(2)导有方法
(3)导有学法
2、以探究学习为主线,培养创新品质
(1)学会质疑问难
(2)学会求异思维
(3)珍视独特见解
六、设计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阅读教学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1、感受阅读乐趣
2、丰富阅读活动
3、注重阅读体验
4、学会多种读法
5、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1)积累性阅读
(2)礼节性阅读
(3)比较阅读
(4)探究性阅读
(5)批判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