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苏小虎
苏小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194
  • 关注人气:1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外教育史》(单元自测二)

(2014-10-19 15:00:00)
标签:

办学者

《百家姓》

书院

学派

察举

分类: 继续教育

单元自测二(第三、四、五章)

一、单项选择(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弧)

1、董仲舒为汉武帝制订的文教政策又称“天人三策”,具体表述为(  )。

A.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实行科举,广取人才;③设置明师,兴办书院。

B.①罢黜百家,独尊法术;②实行察举,广取明师;③设国子监,兴办学校。

C.①罢黜百家,独尊道术;②实行察举,广取明师;③设国子监,兴办太学。

D.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实行察举,广取人才;③设置明师,兴办学校。

2、唐后期书院产生的一个原因是受到(  )的影响。

A.太学教学制度的影响。

B.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C.经师讲学制度的影响。

D.国子学教学制度的影响。

3、西欧中世纪城市学校的教学方式一般采用(  )。

A.“艺徒制”。

B.“班级授课制”。

C.“讲会制”。

D.以上三种方式并用。

4、西欧最早的一批大学建立于12世纪的(  )。

A.英国、德国和俄国。

B.英国、法国和德国。

C.意大利、法国和德国。

D.意大利、法国和英国。

5、明代教育家王守仁有个著名观点,叫做(  )。

A.“知行合一。”

B.“知先行后。”

C.“行先知后,知行并进。”

D.“知先行后,知行合一。”

6、在明末清初实学教育家颜元那里,“圣贤之才”指的是(  )。

A.“治术人才”和“百职人才”两种。

B.“治术人才。”

C.“百职人才。”

D.“道德人才。”

7、宋元以来的蒙学教材“三、百、千”指的是(  )。

A.《唐诗三百首》、《百家姓》、《千字文》。

B.《唐诗三百首》、《百家姓》、《千家诗》。

C.《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D.《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8、美国第一所文实中学是(  )于1751年在费城创办的,该校即宾夕法尼亚大学前身。

A.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

B.著名政治家林肯。

C.《独立宣言》起草人杰弗逊。

D.托马斯·潘恩。

9、日本1890年《教育敕语》是(  )的产物。

A.西学、国学派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

B.儒学派、西学的德育论和武士道。

C.儒学派、国学派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

D.儒学派、武士道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

10、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新式学堂创办变化的表现为(  )。

A.办学者开始致力于科学技术教育及相关的师范学堂建设。

B.办学者开始致力于普通教育及相关的师范学堂建设。

C.办学者开始致力于外国语教育及相关的师范学堂建设。

D.办学者开始致力于普通教育及实业学堂建设。

11、(  )里名师大儒很多,如董仲舒、王充、马融、郑玄等都是著名的私学大师。

A. 宋代书院。

B. 汉代书馆。

C. 汉代经馆。

D. 明代书院。

12、颜元认为教育与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养以行教”。

B. “教以济养”。

C. 既“养以行教”,又“教以济养”。

D. 说不清。

13、1800年(  )创办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广为仿效,一时形成了“幼儿学校运动”。

A. 斯宾塞。

B. 欧文。

C. 卢梭。

D. 裴斯塔洛齐。

14、史称“(  )小学之父”的腓特烈·威廉第一即位之初便发布谕令,整顿教育,由政府拨款办小学。

A. 美国。

B. 普鲁士。

C. 法兰西。

D. 英国。

15、根据教材,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规定女子教育的学制是(  )。

A. 《壬子、癸丑学制》。

B. 《壬寅学制》。

C. 《癸卯学制》的修订稿。

D. 《癸卯学制》。

二、判别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  )1、宋明理学以道德修养为教育的惟一目的。

(  )2、北宋末年政府设立“提举学事司”,作为专门负责地方学校的教育行政机构。

(  )3、汉代私学有小学、大学两个层次,分别叫做“经馆”、“书馆”。

(  )4、官学化是清代书院繁荣的标志。

(  )5、西欧中世纪大学拥有参政权。

(  )6、人文主义教育的课程论就是学习人文课程。

(  )7、宗教改革兴办学校是欧洲国家近现代普及义务教育的先声。

(  )8、近代教育发展与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国家取代教会,对教育的干预日益增大。

(  )9、据19世纪60年代形成的教育行政体制,美国联邦政府可以任免地方学校官员。

(  )10、张之洞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由政府颁行的近代学制《癸卯学制》。

(  )11、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标志着教育独立化的完成。

(  )12、唐代科举考试的基本方法是帖经、射策、策问、作诗赋。

(  )13、朱熹对书院的建设贡献卓著,其重要标志是制订了《岳麓书院学规》。

(  )14、明代科举制中会试被录取者称“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  )15、“一战”时期“帝国大学-大学区制度”(简称“大学区制”)的形成,标志着法国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B

3、A

4、D

5、A

6、A

7、D

8、A

9、C

10、B

11、C

12、C

13、B

14、B

15、C

二、判别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