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单元自测二)
(2014-10-19 15:00:00)
标签:
办学者《百家姓》书院学派察举 |
分类: 继续教育 |
单元自测二(第三、四、五章)
一、单项选择(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弧)
1、董仲舒为汉武帝制订的文教政策又称“天人三策”,具体表述为(
A.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实行科举,广取人才;③设置明师,兴办书院。
B.①罢黜百家,独尊法术;②实行察举,广取明师;③设国子监,兴办学校。
C.①罢黜百家,独尊道术;②实行察举,广取明师;③设国子监,兴办太学。
D.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实行察举,广取人才;③设置明师,兴办学校。
2、唐后期书院产生的一个原因是受到(
A.太学教学制度的影响。
B.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C.经师讲学制度的影响。
D.国子学教学制度的影响。
3、西欧中世纪城市学校的教学方式一般采用(
A.“艺徒制”。
B.“班级授课制”。
C.“讲会制”。
D.以上三种方式并用。
4、西欧最早的一批大学建立于12世纪的(
A.英国、德国和俄国。
B.英国、法国和德国。
C.意大利、法国和德国。
D.意大利、法国和英国。
5、明代教育家王守仁有个著名观点,叫做(
A.“知行合一。”
B.“知先行后。”
C.“行先知后,知行并进。”
D.“知先行后,知行合一。”
6、在明末清初实学教育家颜元那里,“圣贤之才”指的是(
A.“治术人才”和“百职人才”两种。
B.“治术人才。”
C.“百职人才。”
D.“道德人才。”
7、宋元以来的蒙学教材“三、百、千”指的是(
A.《唐诗三百首》、《百家姓》、《千字文》。
B.《唐诗三百首》、《百家姓》、《千家诗》。
C.《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D.《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8、美国第一所文实中学是(
A.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
B.著名政治家林肯。
C.《独立宣言》起草人杰弗逊。
D.托马斯·潘恩。
9、日本1890年《教育敕语》是(
A.西学、国学派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
B.儒学派、西学的德育论和武士道。
C.儒学派、国学派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
D.儒学派、武士道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
10、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新式学堂创办变化的表现为(
A.办学者开始致力于科学技术教育及相关的师范学堂建设。
B.办学者开始致力于普通教育及相关的师范学堂建设。
C.办学者开始致力于外国语教育及相关的师范学堂建设。
D.办学者开始致力于普通教育及实业学堂建设。
11、(
A. 宋代书院。
B. 汉代书馆。
C. 汉代经馆。
D. 明代书院。
12、颜元认为教育与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 “养以行教”。
B. “教以济养”。
C. 既“养以行教”,又“教以济养”。
D. 说不清。
13、1800年(
A. 斯宾塞。
B. 欧文。
C. 卢梭。
D. 裴斯塔洛齐。
14、史称“(
A. 美国。
B. 普鲁士。
C. 法兰西。
D. 英国。
15、根据教材,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规定女子教育的学制是(
A. 《壬子、癸丑学制》。
B. 《壬寅学制》。
C. 《癸卯学制》的修订稿。
D. 《癸卯学制》。
二、判别正误(正确打√,错误打×)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B
3、A
4、D
5、A
6、A
7、D
8、A
9、C
10、B
11、C
12、C
13、B
14、B
15、C
二、判别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