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四)
(2014-09-07 15:00:00)
标签:
学生观学生教师主体论认知能力 |
分类: 继续教育 |
第三章 教师与学生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2、(
A、可教性
B、未成熟
C、年纪小
D、能动性
3、(
A、能动性
B、可教性
C、可塑性
D、主动性
4、教师“教为主导”的着眼点应该是(
A、教师主动教
B、学生主动学
C、师生互动
D、相互补充
5、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
A、因素
B、变量
C、内容
D、角色
二、多项选择题
6、目前,关于师生关系的主要理论观点有(
A、主导主体论
B、双主体论
C、过程主体论
D、阶段主体论
E、客体论
7、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阶段性和连续性
B、个别差异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跳跃性
8、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包括(
A、动机
B、情感
C、意志
D、人格特征
E、认知能力
9、关于教师对班级的领导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具体是(
A、权威式领导
B、放任式领导
C、民主式领导
D、情感性领导
三、判断题
(
四、简答题
11、简述教师应该具有的学生观
五、论述题
12、如何培养学生的原认知能力
参考答案
1、A
2、A
3、A
4、B
5、B
6、A、B、C、D
7、A、B、C
8、A、B、C、D
9、A、B、C
10、错
11、答:首先回答什么是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关于学生的基本观念。即学生观是教师的不同教育理念,不同教育思想对学生认识、态度和方式的集中体现。其次应该回答,从现代学生观和教育观要求看,教师在认识学生,对待学生的观念上,应该把握以下几点:(1)“学生是人”;(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3)“学生是完整的人”;(4)“学生是以学习、接受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人”(5)“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人”
12、答: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原认知能力。原认知是近年来心理学家通过对学生能力进行认知成分的分析提出的概念。它不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而是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具体内容指知道自己是怎样感知、记忆和思考的,预计自己操作的成绩,有计划地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检查自己学习结果等。其次,应该分析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原认知能力:(1)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总结自己学习活动的规律;(2)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3)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自学方法的指导。
第三章 教师与学生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布鲁纳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
A、主导作用
B、主要作用
C、客体作用
D、辅导作用
3、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大部分是(
A、初中生
B、小学生
C、高中生
D、大学生
二、多项选择题
4、从构成上来考察,教师的学生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A、形象的学生观
B、原则的学生观
C、具体的学生观
D、一般水准的学生观
5、青少年身体发育的二个高峰期分别在(
A、乳儿期
B、幼儿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三、简答题
6、简述教师应具有的教学能力
参考答案
1、B
2、A
3、A
4、B、C、D
5、A、C
6、答:首先应该分析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必备的素养,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其次,应该回答教师应具有的教学能力,分别是: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的能力,初步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