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设计

(2013-09-26 09:09:09)
标签:

途径

白纸

水平

表达能力

两大

杂谈

分类: 备课室·优课点评·辨课实录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中的第6课。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学生在学习第5课时知道了用多面镜子把光投射到一点,得出阳光强温度就高,以及用凹面镜和凸透镜都可以会聚阳光。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知道了“光与热”的关系,以及光的一些基本特性的基础上,从物体本身的属性,以及物体受阳光照射的角度来进行探究怎样才能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这两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学生要根据探究的问题控制相同的条件和不同的条件、制定实验计划、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并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能用实验所发现的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的探究得到和谐、有效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科学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科学概念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过程与方法

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的实验。

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

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数据。

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

认同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的观点。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同样大小的纸袋,温度计;一组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

教师演示材料:有关图片和介绍实验操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5分钟左右)

1、多媒体演示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图片…然而人们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大部分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

2、谈话,提出问题。

很早以来,人们一直都在研究如何能吸收更多的太阳光,以便从中获得更多的热能。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太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知道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阳光。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从太阳那里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呢?说说我们的想法。(学生讨论、汇报)

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板书课题,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设计说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谈话、讨论的方式,导入本节课内容,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系吗?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系吗?引导出要探究的课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小组合作,开展新的探究15分钟左右)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做“物体的颜色与吸热”、“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的实验。

16个小组(每组4人)同时做“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实验。

过程与方法:

教师提问:按照课本的提示我们怎样来研究呢?怎样设计对比实验?

1)提出问题: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吗?

2)大家猜想与假设。

3)实验方法:6个小组分别将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做成同样大小的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在阳光下,比较它们的升温情况。

4)实验的相同条件是什么?

5)实验的不同条件是什么?

6)把实验数据按表格中的要求填入表中。

纸的

种类

刚开始

的温度

(℃)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我们

的发现

黑色

 

 

 

 

 

 

 

粉色

 

 

 

 

 

 

铝箔纸

 

 

 

 

 

 

黑色

蜡光纸

 

 

 

 

 

 

白纸

 

 

 

 

 

 

2、另外6个小组(每组4人)同时做“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的实验。

       过程与方法:

       教师提问:按照课本的提示我们怎样来研究呢?怎样设计对比实验呢?

       1)提出问题: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3)实验方法:每个小组将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比较它们的升温情况。

       4)相同条件是什么?

       5)不同条件是什么?

       6)把实验数据按表格中的要求填入表中。

纸袋摆放

的情况

刚开始

的温度

(℃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我们

的发现

和地面水平

 

 

 

 

 

 

 

和地面垂直

 

 

 

 

 

 

和太阳光垂直

 

 

 

 

 

 

 

       设计说明:这两个实验都是验证性对比实验。五年级学生做对比实验有一定的基础,实验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按照课本的提示和要求,让学生口头制定实验计划。从问题的提出,猜测与假设到实验方案的设计、条件的控制、分组实验操作、结论的得出,力求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脑动手去实验。这两个实验都是在室外进行,要求每组实验时,选好组长,安排好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等,明确组员职责。教师适时组织工作与实验进展,指导操作规范,提示学生注意实验的公平性。

三、交流、分析获得的信息。15分钟左右)

       1、根据两大组实验过程及数据,交流并讨论问题:

1)什么颜色的物体吸热快?黑色蜡光纸和黑色无光纸比较哪个升温快?铝箔纸的吸热本领如何?

2)纸袋怎样摆放温度升得快?(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理解,回忆清晨和中午哪个时段阳光强,手电筒直射和斜射哪个光斑亮)

3)我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能解释吗?

小结:深色比浅色升温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温快。物体表面反光强,吸收热的本领就小;物体表面反光弱,吸收热的本领就大。阳光垂直照射的纸袋升温快。

设计说明:交流和倾听不仅是获取更多信息的一种方法,而且是相互质疑的一个过程,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由于这两个实验安排的是分两大组同时做,因此交流汇报时,一组汇报,另一组同学就要认真倾听。每一个实验都有6个小组在做,有利于引导学生对实验得出的结果,检查它的可靠性。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在分析整理数据中,让学生用证据解释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现象和过程的理解与认识。

2、将“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实验的数据制成折线图。

指导学生用黄、粉、黑、绿、蓝色的圆点分别代表白、粉、黑、黑色蜡光和铝箔纸。在图表中标出这些纸在不同时间里受阳光照射后的温度。(多媒体演示折线图制作过程,并提示学生制表前弄清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刻度值是多少。作图时根据数据在横、纵坐标上找出点的位置,连点成线。画出来的应是黄、粉、黑、绿、蓝5条不同颜色的折线。)

 

 

设计说明:根据观察、实验所获得的事实得出结论,分析数据的能力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实验按课本要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制成折线图,通过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更直观地看出不同材料的升温趋势。同时将科学知识和数学统计有机结合。

四、回顾总结,谈收获。5分钟左右)

1、在本节课中,你们小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的最新发现是什么?你表现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设计说明:在谈收获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会交流,学会团队合作,学会评价,学会欣赏自己、同伴的闪光点,在思维撞击中共同获得发展,分享成功的快乐!

2、回顾学习的第56两课,你能解释夏天人们为什么喜欢穿浅色衣服,冬天人们为什么喜欢穿深色衣服吗?为什么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多媒体出示相应的图片。)

建议双休日两大组调换研究课题,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

设计说明把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相联系,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要求两大组学生调换课题重复研究,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强调一个结论的得出必须有多个重复性的证据支撑才行。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严谨的科学态度。

3、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并应用到生活中?(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图片。教师介绍查阅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设计说明:5课《光与热》和第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是第7课的重要基础。通过回顾总结为下一节课的研究做好准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