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期末工作总结,怎样出新出彩

(2013-12-22 10:33:44)

地址:洛阳市宜阳县三乡中心校 

邮编:471641 

电话:13592072862 

邮箱:wanghongshun2006@y163.com

教师期末工作总结,怎样出新出彩                

河南省宜阳县三乡中心 王红顺

现象描述】

笔者连续五年有幸参加了一个县区中小学年终督导评估,特意关注了中小学教师撰写的年终期末工作总结发现学校领导对教师期末工作总结的要求、教师撰写工作总结的心态、流程、质量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在学校引领与指导方面:学校领导对教师撰写期末工作总结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临时仓促、粗放性布置,缺少引领、指导、规范要求、质量考评;学校对教师工作总结仅仅做例行公事的归类、存档,缺少研究、交流、分享

2、在教师工作总结写作方面:教师总结的主题雷同、内容狭窄,局限于课堂教学,缺少多元的教育视角;教师对撰写工作总结采取的是应付的心态,粗制造,网上下载组装拼盘,或将自己年总结改头换面,缺少“自我”,缺少“新”;工作总结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的是“放之四海皆正确的万能语言”,说的是“大理论套小理论的正确的废话”,缺少个性、风格特色;总结的事例,因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缺少改革创新,缺少理论的学习、消化、吸收,导致要么是旧事重提,要么是只叙事无思考、无理论支撑,甚至出现一些自认为成功做法却是错误的、违背教育规律的

   【破解策略】

一、内容形式上的新创意

 【模板之一】话题式——聚焦课改主题

话题角度:1、谈人物话题是“优秀课改教师是怎样炼成的?”教师可以谈本年度身边对自己有影响的人或是谈自己;可以谈人物的先进事迹者是他擅长的技能;可以谈如何从一般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成功经验,或者是成长感悟。2、讲故事话题是“我或同事、教研组的课改故事”教师可以讲本年度自己的课改故事,也可以讲别人的课改故事,要鲜活生动,有启发性,最后能回归到高效课堂这个教育主题上来。3、叙事件话题是“触及我灵魂或影响最大的课改事件”教师可以把本年度自己经历或是看到过的课改小事件完整地描述出来,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发大家的思考。4、摆现象话题是“我为学校(班学科)课改、管理、发展献策”教师可以就本年度日常学校工作或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现象来展开,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并尝试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方法。5、找细节话题是“课改改变了什么?课改又带来了什么?课改需要关注哪些新问题教师可以就本年度课改带来教师或学生的言行举止、服饰、心态等细节利弊展开谈话,讲述自己的看法,不求宏观深入,重在启发。6、话发展话题是“明天课改我描绘——第三代课改路径探寻”。教师可以从展望未来的角度谈自己对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新教室、新课堂、新文化的看法,也可以谈自己心目中的第三代课改。

【模板之二】总结式——梳理成功经验

 内容提示1、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措施如: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运用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小组建设小组长培训小组文化巡展小组及个人评价新课型研究流程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学具的研发使用等2、本学期最自豪的几件事如:自己有成就感、愉悦感、幸福感的事情3、班级管理新举措如:班级管理台账的建立,班级部委制改革班级循环日记班级形象大使评选班级节日活动,“小天使行动满足心愿行动广通话行动阅读绿色快车主题阅读学习馆建设,社会信息交流课集体生日Party课游学课,成长档案建立,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培养,主题体验德育活动班级反思角设立,家长会创新等4、对同事的帮助自己帮助同事的事5、身边最美的风景美就在我身边观美寻美学美颂美。学校没有发现自己发现的、让你感动的平凡教师的平凡事迹,或同事真诚帮助你、让你感动的事6、本学期参加重大培训、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经历与感悟。如:参加高效课堂通识培训学科培训活动,参加学历进修,参加计算机考级参加专题讲座或自己举办专题讲座参与校本教研及课题研究,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或研究性学习开设,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日记,发表论文、论著设计的优质课教案、优秀课件辅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情况与课改精神吻合的有代表性的优秀命题试卷能显示自己教学成果的学生作品学生、教师本人、教研组、学校、家长等对自己此项工作的评价等7、需要提升的地方与自我评价。如:自己给自己优缺点,对成绩与问题进行自我评估与诊断,并提出下学期改进的策略。

   【模板之三】故事式——典藏智慧人生

创意意图人生就是一个个故事编织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做教育就是在做故事教育,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鲜活而动人的故事才耐人寻味,魅力无穷。没有故事的人生是乏味的。作为一名教师,你可以没有故事,但你不能没有故事感一个没有故事感的老师,很难想象他的教学会有艺术性,也很难理解学生们会喜欢,喜欢他的课。一个个发生在教育里的故事,往往浸润着师的情、教师的爱,激发着教师的灵性和智慧。因此,笔者主张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典藏一次发生在自己教育过程中的故事。因为小故事里有大智慧小故事里有大人生。

内容与表现形式围绕本年度自己教育教学中如下主题:最感动的一件事最幸福的一件事最成功的一件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最开心的一件事最想分享一件的事最得意的一件事落实学校办学理念的一件事最遗憾的一件事简要概述事件的经过,重点梳理自己的典藏心得。

   【模板之四】叙事式——记录成长感悟

内容提示我与班级(学生、课堂、课程、文化)、同事(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捆绑制赛课、团体旅游、学习、生活互助)、学校(领导、主题活动)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感悟。

 题目要求:教师必须斟酌自己文章的题目,做到新颖、独特、个性化。

    结构要求:题目——总叙——小标题(每件事一个)——叙事(共三件事分别是与班级、同事、学校发生的,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感悟(深思、启迪、悟道);字数不少于2000字。

【模板之五】台历式——撰写人生历史

 将期末工作总结分解到日常工作中的每个月,以总结台历形式呈现。台历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一”:读书心得(摘录中最喜欢的一句话、一个故事),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最值得回味一节研讨课,最有创意的一个小点子,最能代表自己当月精神风貌、反映师生情深或感觉具有典藏价值的一张“刻录历史”的照片。台历式的工作总结是教师凭激情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史书对教师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永久保存的史料价值。

  二、技术手段上的新感觉

  教师期末工作总结不一定要千篇一律的用纸质文本呈现,应积极提倡教师用微课程、微电影、微视频等现代技术手段呈现。

 【模板之六】微课程式——创新总结载体

基本要求:以本次期末工作总结为蓝本,遵循“提炼素材——梳理价值点——提升价值点——形成脚本——模板与背景——图画与布局——字号字体——字数与速度——音乐选择”的九步程序制作微课程。

微课程式的工作总结,力求符合下列六原则:1、精美设计精美音乐、画面、文字都极精、极简、极富美感2、简洁只5分钟左右,一事一议,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直抓关键词3、具体以小见大,直指原因或对策,将理论暗含于问题、故事、策略中。4、意外巧妙设疑,有悬念、层层递进,总有让人想不到的地方,又总有恍然大悟的感觉。5、深刻能看到问题背后的问题,引发对问题本质的思考 6、情感有情感共鸣,不知不觉地产生亲近感与认同感。 

三、分享机制上的新平台

教师的期末工作总结可以挂在学校网站上,可以粘贴在学校论坛、QQ群、教师博客圈上也可以对教师总结的要点用学校微信、微博形式传播、交流、征求意见,还可以在全体教师年终例会上现场交流、评定。

【模板之七】交流式——碰撞增值智慧

创意思路:要求教师言简意赅对自己年度工作进行盘点、梳理,接受同伴“年度大考

具体要求是1、以课件形式回报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2、普通教师限时3分钟,校级优秀教师限时5分钟,县级以上荣誉称号获得者限时8分钟 3、不穿靴戴帽,直奔主题论述“自己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将要做什么”;或急需与同事分享的创意、策划、实验、观点、感悟、反思等个性化的具有推广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也可以解剖自己记忆犹新的典型案例,旨在让同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探索或给同事以启迪、警示,让其吸取教训,少走弯路。

   【模板之八】答辩式——求是实现共长

创意思路:拼教、拼研、拼学常态化的学校,学习型组织已经建立,教师群体已形成教学、研究合作共同体,已达成共同的愿景目标,因此学校不妨以备课组、年级组、某班全体教师为单位,进行小组组合答辩式的工作总结。采取组长综述、组员分述或组员举例验证的组合报告的模式。组合群体用组合报告形式阐述小组改革创新、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典型事例,回顾、总结取得的成绩,反思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策略;同时以互动、答辩的形式接受学校评审团的提问、质疑。体现小组工作总结突出全体参与、共同分享的团队意识,实现小组工作总结反映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思考与感悟】

  学校对教师期末工作总结的要求是一面镜子,映射了学校管理层次与效能。笔者的感悟是:教师工作出现的问题追根求源的话,大多数都是学校管理者自身出现了问题,主要责任在于学校管理者的理念与方法的陈旧。任何工作思路的创新,首先是思维模式的创新领导对教师布置工作,不要只讲工作重要性,要把着力点放在该项工作的思路、方法、流程乃至技术支撑的创新上

  外,教师撰写的工作总结是教师凭激情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史书,对教师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永久保存的史料价值、研究价值。教师对自己不同时期总结进行比较,能看到自己真实的成长过程通过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定位自己的努力方向。学校通过研究各类教师不同时期的工作总结可以发现教师成长规律,查找、探寻教师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同时这项工作还为学校职评,量化考核提供第一手资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