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行】28.一天跨三国赏湖逛城堡(下)

标签:
东欧行布拉迪斯拉发 |
分类: 国外风情 |
我们下午三点左右来到圣马丁教堂,就在横跨多瑙河的新桥桥头。
这座新桥,在城堡上见过。现在来到桥旁,发现这个单臂斜拉桥的桥塔很特别,似飞碟。据介绍,此桥建于1972年,把两岸的老城和新城连接起来,建桥的石材大部分来自拆除古城中犹太会堂及其他建筑剩余的砖石。那个造型另类的桥塔名字叫“UFO”,可以360度自动旋转,是城市的制高点,买票登顶,可俯瞰全城。
圣马丁教堂建造于13世纪,有着高耸的尖顶,是经典的哥特式建筑,红瓦素墙,显得朴素无华。1536年布拉迪斯拉成为匈牙利王国的首都后,此教堂就是国王加冕的地方,1563年到1830年间有11位匈牙利国王(包括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及8位王后在此加冕。
我们绕到后面的参观出入口,教堂内有三个大小相等的通廊,构造和装饰非常简单,没有富丽堂皇,空间也就显得宽阔一些,有点寒酸了。
教堂前广场有座三圣一纪念柱,是欧洲很多城市常见的黑死病纪念柱。广场中间隔了许多绘有教堂图片的挡板,可惜不是中文,看不懂。
旁边有座塑像,是安东尼·贝尔诺拉克,斯洛伐克书面语言的最早创造者。
离开教堂,我们走街串巷,街道不太宽。很快到了老城广场。
广场呈四方形,正面有钟塔的建筑原是市政厅,始建于中世纪,现为市立博物馆。
这是市政厅,颇有来历。1805年拿破仑取得战争胜利,在这里与奥地利签署《普雷斯堡(布城旧名)和平条约》,神圣罗马帝国覆亡,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结束。
广场中心有一个巨大的“罗兰喷泉”,建于1527年,大水池内耸立高柱,柱顶有一尊身着盔甲的城市守护神——罗兰骑士雕像,是城市的重要地标之一。不仅具有观赏性,在当时还有消防的作用。不少游客在这里留影。
在广场北侧,有一尊“掉队的士兵”雕像,头戴标准的拿破仑帽,两手攀在胸前,弯腰伏在一张长椅靠背上。传说,当年拿破仑军队的一个士兵,因为掉队留在了斯洛伐克,他也成为陪伴游客留影的情趣雕塑。
而“好客的礼貌先生”站在广场的一个街口,身穿礼服,手举礼帽,笑迎天下客。这是一座铅制银白色雕塑,据说是为纪念20世纪中叶一位著名的小丑演员。他希望能够为这座城市带来快乐和欢笑,每天穿着绅士服装,来往于老城中,向行人致意,给人们逗趣。现已作为这座城市好客的标志。
不能怠慢这位礼貌先生,必须合个影。
我们在老城街道上漫步,欣赏街景。看到了许多生动有趣的雕塑。
最著名的当属“劳动者”雕像。是由斯洛伐克艺术家在1997年创作的铜雕作品。路面井口盖板打开,下水道维修工探出身子,换口气吧。默默工作,笑看人生。这位劳动者积极向上的心态,生动的表情,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还有著名丹麦作家和诗人安徒生的雕塑,也得到人们的尊重,他的童话故事,脍炙人口。与之握手的游客,把塑像的手都摸亮了。
这是斯洛伐克国家剧院。修建于1886年,新文艺复兴式的两层建筑非常优雅,正立面和顶层分别耸立和镶嵌有音乐女神以及许多与斯洛伐克有关的世界著名音乐家精美雕像。剧院门口还有一个漂亮的雕塑喷泉和花圃,是布拉迪斯拉发的主要剧场,也是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告别布拉迪斯拉发,告别斯洛伐克,待的时间很短,但能感觉到,它是一座充满情趣的温馨城市。少了许多奢华,小巧的广场,不宽的街道,不那么金碧辉煌的“国王教堂”。尤其那些雕塑,许多平民形象,造型诙谐,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很接地气,更有人气!
大约晚7点,我们到达匈牙利的杰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