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仁心又仁术天使成战士

标签:
身边的感动海慈医院肿瘤中心肖军团队 |
分类: 身边的感动 |
这是一篇迟到的致谢,但感动至今,并一直延续!
从去年11月27日到今年1月20日(腊月二十九),老伴在海慈医院肿瘤中心一病区住院近两个月,我们又一次见证了中心主任兼一病区主任肖军同志带领的团队,可敬可爱,值得信赖!
刘玮护士长建立的《半岛中医肿瘤健康服务平台》群,成了我们医护患(包括家属)交流的平台,也是我们观察医护的窗口。
以邢小燕护士为主时常发布有关肿瘤防治保健的信息,很受大家欢迎和赞赏。肖主任也随时指导和鼓励,“感谢医护人员精心的科普宣传,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科室理念。”“只有心中有患者和同事,我们的学科才有未来”“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对细节的把控,是减少痛苦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很是感人。
团队不仅在线上这样说,更是在线下这样做!真是“仁心又仁术”!一位病人明显好转,家属在群里真挚的说道:“谢谢肖主任,给我家人带来生命的希望”,还有的说:“谢谢各位医护医者仁心”。
肖主任听老伴说汤药苦,太难喝。他马上给改成膏方。老伴高烧之后,感觉很差,吃睡不好,非常焦虑,做噩梦。肖主任决定用“奥氮平”,医院没药。一位年轻见习医生说用“安定”吧。肖主任让我到药店去买。果然,第二天就大有好转。老伴让我在群里给肖主任点赞。我写到“肖主任好!老太太让我给您‘点个大大的赞 ,专家就是专家,不服不行!’这是原话。昨天晚上睡前,按丁大夫医嘱,服用了您开的药半片,一晚睡得很好,也不恶心了,两肩也不疼了。而且有精神让我感谢您!感谢您的团队!”
肖主任回道:“谢谢您和朱老师对我和团队的认可,大家的信任支撑着学科的发展。”同时告诉了一个好消息:“我们肿瘤中心也成为了青岛市诸多学科中唯一的中医药攀峰学科。”真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祝贺!
当时正值我国防疫进入“乙类乙管”阶段,第一波高峰来临。中心作出决定,肖主任在一线门诊值班,病房医护分两班,一班一周,吃住在病区。非常辛苦!
我和老伴同时中招,高烧咳嗽,腰腿酸痛。丁大夫马上把我的陪护办成住院,给我们开药。并且诚挚的问道;“你老两口都病了,谁伺候谁啊?”小女儿一家也“阳”了,我只好说:“我身体抗造,还是我伺候她吧。”丁大夫马上说:“我先伺候你们吧”。接着倒水喂药。不仅我们感动的不行,连临床的病友也连竖大拇指!
随着疫情的发展,医生护士均已中招,仍在坚守岗位,抱病坚持工作,与疫情斗,保护病人!令人十分感动,心疼!
她们不仅是白衣天使,更是白衣战士!臧主任高烧,嗓子哑的说不出话,吃着药,仍在坚持!丁铌博士夏天大病两月,元旦假期在急诊顶岗,下班后,没顾上换病房服,就来看望她主管的病人;陈丽娟医生,自己还要输氧输液,仍战斗在岗位上。当听说一位病人的药没了,便在输氧的病床上,亲自跟药房联系,协调药物之事,强调“救命要紧”。
最紧张的时候,病人增多,过道都是。护士却因病减员,人手不够,值班护士都是小跑工作。
病房里,传遍医护们的感人故事。
因此,群里充满“向她们致敬!感动并感谢!愿她们早日康复!”“我们一定积极配合,尽量减轻你们的负担。请你们抓紧休息,早日康复!”“肿一科的大夫护士为了患者带病工作,个个都是好样的,为他们点赞”!
而刘玮护士长回应道:“
医护患的团结一心,终于击退了猖獗的疫情!
向白衣战士们致敬!衷心的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