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一学生学习方法及习惯养成建议

(2019-10-10 08:31:11)

一、首先要改变观念

有人说,初中知识靠背,高中知识靠理解。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三,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知识相对比较浅显,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虽然成绩提高了,但对有些问题也有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到了高中,一定要改变靠背的观念,对所学知识加强理解与活用。抓住各科学习内容的本质是学好的关键。

二、一定要培养或提高自学的能力

在初中大部分同学是在老师的督促检查下学习的,没有好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不强,但进入高中后老师对学生的个别督促检查明显减少,而代之的是学法的指导。到了大学、走向社会之后就全靠自己管理自己。这就需要同学们在高中阶段自觉加强自学的能力。

第一,自学需要坚强的毅力为后盾。学习过程中第一遍看不懂时,就要想想看不懂的原因。若是由于以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就要复习回顾一下,再看第二遍,直到看懂为止,学习没有坚强毅力是不行的;

第二,要边看书边动笔,该圈圈,该点点,该记记。这样既能防止你走神又能强制你积极思维寻找重点难点,从而提高看书效率;

第三,要善于归纳总结,把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列出纲来,使记忆更加有条理;

第四,要善于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主要是做题,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加深理解。不要再需要用公式时总去翻书找公式,这样我们就永远记不住公式,应该在理解或者能推导的基础上记住公式,通过应用巩固熟练公式,我想我们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产生矛盾--再认识再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要认真听课

第一,要在结合教材和导学案自学(或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来听课,在急于想找到问题答案的欲望驱使下你的听课效率一定会很高;

第二,就是你感到上课之前这节课的内容都学会了也要认真听,听老师和其他同学对这些问题是怎样描述的、解释的,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的,老师简洁准确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严密的推理也正是咱们需要规范的。这样下来你一定会感到这节课的确受益匪浅。

第三,注意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以免上课时出现教材导学案、本、笔、草稿纸等物丢三落四的现象,上课前也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激烈争论、打闹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不能平静下来。

第四,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学案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思路,甚至提前教师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或进行展示,表达自己的见解及思想。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划出课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或者自己的感受,或上台展示自己解题过程或表达自己有创新思维的见解。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巧记笔记

课堂做笔记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一点不记呆听傻看,这样的后果是要么睡觉要么走神;第二是将老师讲的例题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同时忽略了老师精辟的分析。笔记是要记的,但记什么?我认为(1)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2)记典型的例题和重要的思想方法;(3)当时没理解的问题。总之把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五、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听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时间是在自习上或饭前饭后,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回顾一下课上学习的内容。复习的有效方法可以去看书或看笔记,更可以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分析例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把小节写在卡片上,以便带在身上随时随地的复习。

3.做好单元小结。单元小结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1)本单元(章)的知识网络(可以结合教材的章末总结或者学案资料);(2)本章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应以典型例题形式将其表达出来);(3)自我体会:对本章内自己做错的典型问题应有记载,分析其原因及正确答案,应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六、关于作业和练习

先复习后做作业。要在回忆和复习课堂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把所学概念、公式、原理等搞清楚,再动手做作业,这样做作业困难少、速度快、质量高。做作业前的复习,无非是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重点和关键所在,在头脑中象过电影那样“过”一遍,对疑问或不懂的地方,翻开课本、课堂笔记或有关参考书看一下,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有的学生认为这样做会延长做作业的时间,这种想法是多余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先复习一下,做起作业既快且好,正应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俗语。

要独立思考讲究技巧。做作业,特别是比较难做的作业,疑难问题,要善于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理清线索,找出解题的关键。要放开思想,不仅着眼于解题的结果,更要着眼于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着眼于解题的技巧,通过比较,找出最佳思路和最佳解题方法。要有意识地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多题一解,培养模型意识。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是否掌握得牢固。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加深了你的错误印象,因此,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尢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另外,就是对题目我们不能只局限在会做上,还应把准确性和解答的完美性放在重要的位置。同学们不是常有考试时觉得大部分都会做,可就是得分很少的经历吗,这就是你平时不重视做对和做好的原因。若会做的题都能做对、做好比你多会做几个题得分还要高。

七、正确对待例题

听老师讲例题或自己看例题时,先不要看分析和解答,看懂题意后自己再做,真不会再看分析,看完分析后能做出吗,能就自己做一做,做不出,再看解答,看懂了再自己做,做完了再对照;会做时做完了也要看着人家的解答分析比较。这样才能真正学到这个例子所教给我们的思想方法。且不可看完题目就看解答,有时好象看明白了,其实不然,不自己动手做一遍你是弄不清楚其中奥妙的。看明白和自己能独立解答还有很大距离。

八、要独立思考,增强责任感

读幼儿园、小学时是老师抱着走,读初中时是老师牵着走,读高一高二时是老师领着走,高三了,老师拉你一把,送君一程,路,终究还得自己走!即使将来没有路,你也得自己找路走!可能有的同学从小就养成了事事依靠父母,上学依靠老师的习惯,在初中时只要有不会的问题就去问老师,你至今不能忘记老师那耐心细致的认真讲解,而对她那种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感到敬佩。可这也种下了你不善于独立钻研的种子。你不可能永远在别人的呵护下生活、做事,要知道你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就象宇宙中的一弃儿,除了自己没有任何指望。不要一遇到问题就去问别人,要先问自己,仔细思考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大部分问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解决的。真想不出了再去问同学或者教师经过自己思考之后再去问的问题效率才列高。要树立学习不好全在自个的责任意识。

九、做好计划

计划一定要有,有长计划,还必须有短安排。当你从一生、十年、五年的角度(高中这三年特别的重要,影响一生的关键步子一定要迈好)来观察眼前的一天时,就不由自主地增强了紧迫感,即使个别得过且过的同学,也会变得严肃认真起来,更珍惜时间,更注意改变犹豫、拖拉的不良习惯,以挤出更多时间学习。那么怎样做计划呢?(1)要结合自己的实际,(2)要有具体目标,(3)要注意任务的轻重缓急。防止每天都做,每天都不能完成的现象。一开始完不成,也正常,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调整到切合自己就行了。抓落实一定要记下自己做的好的地方,特别要记清楚出错的地方,从错误中成长。

十、错题本整理与利用。(王校长一会儿专门来讲)

在学习时注意到好这些学习方法,在平时的学习中,争取养成上述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合适的方法和优秀的习惯助力大家更好更快地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