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鸣亭和她的五本书

(2021-09-09 16:49:11)
标签:

历史

情感

分类: 书话

文学记忆

 

董鸣亭和她的五本书

洪砾漠


    2021829(农历辛丑年七月二十二日)下午,我第一次见到62岁许的董鸣亭;在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后院馨巢书屋读书会第32期“作家面对面之石库门女作家的长卷风情董鸣亭《蓝宝()》”。

    恕我直言:我过去孤陋寡闻,从来没有读过董鸣亭的散文、新闻特写、小说等作品。

    我第一次见到的董鸣亭高挑个子,穿着白底蓝花饰的长长的绸布旗袍。她除了用宁波话(方言)选读她的作品段落之外,向我们读者讲文学主要是用普通话,讲得比较快速,伴随着爽朗的笑声。她非常自信,说她写的散文集《上海十八相》遇到了一个好编辑,因而出版了,一炮打响了。好编辑认为她写一本这样的散文集还不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建议她再写几本。因此,她写了《上海十八样》《上海十八行》《上海十八恋》等散文集。2019年,她写了以上海20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社会生活为背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蓝宝》;《蓝宝()》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市绍兴路7)2021411次印刷,苏州越洋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平装本定价49.80元。

   馨巢书屋读书会的主持人一片云(中年女同胞)在这次读书会上重点介绍董鸣亭的五本书,有时请董鸣亭介绍每本书的写作缘起和心得体会,有时请董鸣亭、特邀嘉宾徐安妮和普通读者选读书中的精彩段落。会场的气氛非常活跃,非常热烈,真可以说“声情并茂”。

    散文集《上海十八相》是写从全国各地(如宁波、绍兴、广东、苏北等等)来到上海生活的人,严格说是从众生相中选择作者(董鸣亭)印象最深、关系最密切的人而写的十八篇散文,绝不止十八个人,但是至少有十八个人和四只猫(咪咪)令读者过目难忘,深藏在脑海里。

    《上海十八相》的正文前有两篇序文《序一》《序二》。吴纪椿在《序一》中说:“在我们欣赏这本书每个人物和故事时,也接受到大量的信息,这不但包括上海人的待人接物和处世为人,也包括了上海的各种小吃和天南地北的生活习性。可以说,这本书每一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的心血和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情感。这不单单上海人喜欢看,就是新上海人也值得一读,因为我们阅读的不仅仅是这本《上海十八相》,阅读的却是上海这座城市。”任海杰在《序二》中说:“本书收录就是她所发表文章的集锦,我认为有这样几个特点:具有上海老城厢特色的故事;叙述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反映几十年来生活和时代的变迁。而在成书里,画家施振华先生又根据每个故事的特色,精心绘制了插图。图文并茂,使本书更好看,更有味道,更有立体感。董鸣亭文字最大的感染力,来自她有一颗童心……在红尘滚滚的当下,更显得难能可贵。董鸣亭还有个‘特异功能’:记忆力特别强,许多的成年往事,哪怕是芝麻绿豆般的细节,经过她的生花妙笔,一切仿佛时光倒流,栩栩如生,历历在目。因此,读她的稿子,我每每感叹、激赏、莞尔……已不觉得是工作,而是共鸣享受。”

    散文集《上海十八样》写的是上海弄堂、石库门、生煎馒头、大饼油条……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琐细事情。董鸣亭介绍说,她是为她的母亲写这本书;可惜书还没有写完,母亲就过世了!

《上海十八样》有相当篇幅写的是上海市区六十年代(1960年代的)的弄堂生活。一片云老师介绍说:弄堂口的小杂货店里的香烟(纸包装的卷烟)是可以折包零卖的,吸香烟的人可以用五分钱(人民币)买四根香烟……

我这个新上海人在四十年多前听成年人和上海知青谈上海的某些医院具有最优良的医疗技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救死扶伤……但是,童年时代的我却从来没有听成年人说上海弄堂口小店有香烟可以拆散零售的事情。

    《上海十八行》是董鸣亭特意为她的父亲而写的,其实写的是旧时上海普通市民谋生的行当,如手工艺人的精湛手艺,如经营弄堂口的小人书摊的灵活头脑(思想)。小人书就连环画,是引领董鸣亭进入文学世界的重要精神食粮……(补充:我童年时期的伙伴们喜欢一个人买一本连环画,大家轮流翻看。我们生活在闭塞山区里的孩子偷偷将家里的鸡蛋拿到供销合作社旁边的收购部按每只五分钱出售,三两只鸡蛋的钱就可以买一本小人书。可家长常常将家里的鸡蛋聚集起来拿到生产大队办的代销店里兑换火柴【洋火】、点灯的煤油、香烟、食盐、蚊香……看小人书也是山区农村孩子的最快乐的事情,与上海等大城市的孩子可以租小人书看的快乐差不多吧!)

    《上海十八恋》是董鸣亭写的18篇上海人的爱情故事。

    我注意到这天下午参加读书会的人大约有100多人,多半是中老年女性,还有一个05(2005年后出生)的少年(女读者)。一片云老师特意请这个05后少年选读《上海十八行》一书的精彩段落。

    董鸣亭和一片云老师这下下午还将长篇小说《蓝宝》及其续篇的女主人公蓝宝的生活原型项蓝芬请到了读书会现场,让她用上海话讲述她的人生经历:现场听众高兴得多次鼓掌拍手叫好!项蓝芬现在有八十四岁,身体健康,外出办事不必要亲友或保姆陪伴。

    有一个中年知识分子(女同胞)专门为董鸣亭的小说写了评论文章,在读书会上选了读其中的重要段落。

    读书会最后是董鸣亭与读者互动交流环节(活动)。董鸣亭预备了三个问题,请在现场的读者回答,回答对了,她就将事先预备的团扇赠送给读者。

    董鸣亭有一个问题:《蓝宝》和《蓝宝()》中的有一句精彩的话“我们可以被打败,但绝不能被消灭”在书中出现了三次,请读者找出具体的位置(页码或故事情节的节骨眼)

    由于我原先没有细读过《蓝宝》和《蓝宝()》,我自然没有办法准确回答董鸣亭的上述这个问题。但是,我马上联想起美国作家海明威1951年在哈瓦那写作、1952年公开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老渔夫圣地亚哥(也译作桑地亚哥)的一句名言:“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这句名言与“我们可以被打败,但绝不能被消灭”是异曲同工的。

    《蓝宝()》第27页:唐糖对表哥李大江说:“南京已经大屠杀几天了,我们来不及撤出的大批军人和老百姓惨遭日本鬼子杀害,南京已经成了魔鬼之城。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可以被打败,但绝不能被消灭,我们要活下去,我们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

《蓝宝()》第201-202页:

李大江向唐糖伸出双臂,唐糖在李大江的怀里哭了。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女人,杀人无数的女特务,此时在李大江的怀里,她那刚强的一面全部融成了一朵纯洁美丽的白兰花。

    白兰花要离开时,李大江却叫住了她,他从怀里掏出一只皮夹子,谨慎地取出一张照片交到了唐糖手里,对她说:“把这张照片保存好,它能证明国民党是打过日本人的,上海人民是支持过国军的。”

    唐糖接过照片,照片上的女人身穿白色旗袍,手里拿着一把油纸伞站在苏州河岸上,身后是黑压压的人群……唐糖不理解李大江为什么要给她这张照片,但她再仔细一看,人群中有一面青天白日旗在风中飞扬着。唐糖眼泪夺眶而出,她深情地对李大江说道:“我们可以被打败,但绝不能被消灭,三民主义一定会光复中华民族,我也会回来的。”

 

    唐糖第二次对李大江讲“我们可以被打败,但绝不能被消灭”的时候已经是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唐糖预备撤往台湾。

    《蓝宝()》第207(1949年上海解放后,李大江因为当过国民党特务,决定到公安局投案自首之前与妻子凤仙离别的时候):李大江看着凤仙,顿时想起了那年国军在“四行仓库”大撤退时,凤仙也是穿着这身衣服,在苏州河对面向自己挥手送行。想到这里,李大江就把自己的妻女紧紧抱在了怀里,他拼命忍着眼里的泪水,只是他的喉结却控制不住地滚动。凤仙感觉到了李大江悲伤中透露出的温情,她就在这温暖的怀抱里默默上了眼睛,眼泪肆意地流了一脸。李大江在她耳边轻声说道:“你一定要坚强,你是凤凰,是山野上的凤仙花,我们可以被打败,但绝不能被消灭!

    这是《蓝宝()》中第三次出现“我们可以被打败,但绝不能被消灭”。此后,李大江在上海提篮桥监狱(今长阳路147)长期服刑期间,我认为他也会经常回味这句话而且靠这种信念支持着他坚强地活下去。

    《蓝宝()》中还有一次出现了“我们可以被打败,但绝不能被消灭”。

    《蓝宝()279页:凤仙看着这件貂皮大衣,心不由地难过起来,她想起了姚思诚,想起了李大江,也想起了唐糖,还有自己的堂弟周孝明。这么多日子了,孝明和阿姨都好吗?唐糖在台湾还是过着打打杀杀的日子吗?自己在想念着他们,想必他们也在想念着自己,那我一定要坚强地活着。凤仙的耳边响起了李大江的话:“我们可以被打败,但绝不能被消灭。” 对,我可以勇敢地面对眼前所有的困难,我不能倒下来,我要为珍珍勇敢,要为这个家勇敢。凤仙穿上了这件大衣,客气地对林以能说:“麻烦林老师陪我们一起去医院吧。”

    《蓝宝》一书,我至今没有见到,也许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可以买到。但是,我觉得《蓝宝()》其实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本来就如同一部长篇小说,从1937年“八·一三” 淞沪抗战末期李大江所在的国军从上海苏州河畔撤退写起,直到198711月台湾解除禁令允许台胞回大陆探亲之后的时期(唐糖从台湾回上海探亲时见到了已经出狱了的李大江及其夫人周凤仙)。真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人们终于风云际会了!

    周鸣亭的五本书:四本散文集《上海十八相》《上海十八样》《上海十八行》《上海十八恋》,一本长篇小说《蓝宝()》是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

202192日(农历辛丑年七月二十六日)

下午3时许-616分,于溇河市新华书店二楼


董鸣亭和她的五本书

董鸣亭和她的五本书

董鸣亭和她的五本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