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塑料薄膜手提袋的启示

标签:
历史 |
分类: 原创散文 |
朝花夕拾
(散文)
简易塑料薄膜手提袋的启示
洪砾漠
今天上午,我骑车路过陆嘉南路(原飞沪南路),拾到一只干净的白色的用塑料薄膜制作的手提袋,其上印着“樱花锁城”等文字和阿拉伯数字……这只手提袋竟然来自浙江省××市,距离我路过的沪苏(上海江苏)交界地区的陆嘉南路有100里以上的路程。我由此想起今天人们习惯使用的简易塑料薄膜手袋尽管是人类社会生活垃圾的一种来源,却可以通过人类走遍天涯海角、西域大漠、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远赴欧洲,远渡重洋到大洋彼岸……
塑料薄膜手提袋为什么具有如此功效呢?因为它们对于人类来说,具有简易、轻便、实用的价值,人类已经习惯使用它们了。文学作品却未必能够如此传播。
我想起刘醒龙曾经在一篇谈论小说创作技巧的文章中推崇一首小诗:
前天我回到家里
锅里有一碗油盐饭
昨天我回到家里
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
今天我回到家里
炒了一碗油盐饭
呈现在母亲墓前
刘醒龙特别推崇这首诗具有言简意赅的技巧。这首诗的特点和今天的中国大陆的人们习惯使用的塑料薄膜手提袋的特点极其相似。
我又想起中国农历干支纪年、十二生肖(属相)等等中国古代先民们发明创造的东西。干支纪年,60年一个周期,也就是一个花甲子;人们对于各种人事的时间简便易记又容易推算某事发出的时间、某人出生的年份。
还有一件事情:2011年3月10日,我的老房东张明瑞病故了,留下不少遗物。其中有一只用红油漆做了表面的木制茶托,背面有四个毛笔字:“光绪九年”,表示此茶托制作于光绪九年。老房东的儿子张忠其问我:“小余,你算算这只茶托的历史有多少年。”我赶快说:”这只茶托有128年的历史。”张忠其啧啧地对正在喝酒的众人称赞我说:“小余真不简单!他一口气能够算出这只茶托具有128年的历史……”
可惜,像塑料薄膜手提袋这样简易、轻便、实用的中国传统农耕社会文化正在逐渐被新生代轻视着!
2019年10月29日下午起草于溇河市上海东路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