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肉糕与中秋节

标签:
情感 |
分类: 原创散文 |
朝花夕拾
麻城肉糕与中秋节
洪砾漠
9月23日(即中秋节的前一天)傍晚,我到L镇菜场购了肉和菜,总感觉心中还有点事没有办好。走进两大区域之间的过道,见旁边有一个台子上搁着一大块淡蓝色玉石一般的肉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尽管这家烟酒副食店换了营业者,由原来的一对中年夫妇改为一对青年夫妇,但是来自我们家乡湖北省麻城农村的土特产和麻城风味的肉糕,仍然时常上市。这种肉糕每斤10元或12元,价格不贵啊!我买了二十元人民币的肉糕,心想有了麻城肉糕才可以过中秋节啊!明天早晨还要来这里买肉糕呢。
肉糕制作方法:将剁成泥浆的鱼和猪肉配合适量的芋头粉(即红薯粉)、食盐、纯净水、姜末、葱末,搅拌均匀,成稠粘的流质状态,放入蒸笼里蒸约1.5小时,蒸熟的标志是蒸笼里冒出来的气体比米饭还要香,还要浓,才算火候到了。
我小时候,正逢“文革”末期,农村人的生活很困难;人们过五一节、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一般不剁(制作)肉糕,只有在过年时才剁(制作)肉糕。农户遇有红喜事(结婚、婴儿出生、老年人庆寿等)或白事(老年人丧事),主人家才剁(制作)肉糕,办酒席,招待客人……现在,我们在异地他乡打工的人想吃肉糕并不难,一是街头巷尾有人专门剁(制作)肉糕卖,二是可以自己将芋头粉从家乡带过来,自己动手剁(制作)肉糕,除了自己一家人享用,还要分发给亲朋戚友……
现在,我们在异乡的打工族群中间流行一个说法:没有麻城肉糕不算过节日。中秋节自然不会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