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干姊妹——长篇小说《嵫山斗智》第5章

(2018-07-06 16:59:07)
标签:

情感

分类: 原创小说

友情提示:

《嵫山斗智》第1  端午节

2  左老板

3  童伟业

4  郦阿婆

5  干姊妹

 

 

干姊妹

——长篇小说《嵫山斗智》第5

 

洪砾漠

 

    像吴庆芸、郑小华这样的未婚少女,精力总是很旺盛。她们白天再苦再累,晚餐后就好像换了一个人,精神焕发,做什么呢?

一天夜晚11点多钟,郑小华已经在床上入睡了。朦胧中,她听到住的房间外面的院子里有响声,好像是有人在搬家具。她猛然想起当天下午郦阿婆和院子里南厢房住着的一对青年夫妇为房租钱而争吵了起来的事情。她倏然坐起来,撩开临院子的窗口内的窗帘的一角,果然见到和郦阿婆吵过嘴的一对青年夫妇正在往院子外搬一只有玻璃门扇的食品柜。青年夫妇拖欠两个多月的房租钱和水电费,想偷偷地搬走。

郑小华立即拿起自己的手机拨打郦阿婆的手机,刚拨通了,对方还没有接。她又挂断了,因为担心院子里的青年夫妇会听见她与郦阿婆通电话的声音,日后可能要找她报复她。她在小时候她奶奶教导她的话又回映在她脑海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身稳嘴稳,到处好安身……”郑小华用手机给郦阿婆发去了一条短信,可是对方没有回复短信。她心急火燎地等候了大约6分钟,就听到院子外面有汽车鸣号声。随后,郦阿婆愤怒地吼叫声传来了:“你们怎么这样没有良心?这样不讲道德?拖欠两个多月的房租不给,还想偷偷搬走?”郦阿婆的老伴储辉警告说:“你们要是不给房租钱,我马上打110报警……”青年夫妇狡辩了一阵子,也就给郦阿婆付清了账;然后,搬走了。

李子园路66号门柱和门扇都是木料制作的,宅门是双扇转轴式木板门扇。2003年春天,郑小华初来乍到,见宅门和侧门都油漆一新,朱红色的漆皮焕发出耀眼的红光,使门口“云南米粉”招牌更加亮丽。宅院本来不小,和贫困地区的山村小学的操场差不多。姚贞和的公公和婆婆先后隔了一年过世的;两个老人丧事虽然说响应公家的号召“丧事从简”,每次也在宅院里热闹了三天:用绿褐色的帆布搭建遮阳防雨的篷子,将院子上空覆盖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客人们坐在篷子下面的桌子旁边的椅子和长木板凳上吃酒席颇觉得舒心,有一种爽心悦目的感觉。原来的宅门内有六步宽的门厅,主人家的厨房在门厅北侧;杂物库房在门厅的南侧。办丧事的时候,诸亲六眷都来了,雨篷下的酒席已经人满了,便临时在门厅和库房各加木桌和板凳,让客人们坐下来吃喝。姚贞和的婆婆的丧事在19829月中共“十二大”闭幕后不久的时间段里,更是盛况空前;此后,这个宅院再也没有这样热闹过。

郑小华第一次踏进这个宅院,感觉这个院子太小了。每间出租房的门口外都临时用木料和建筑工地上常见的模板搭建了一个小厨房,存放着煤气罐、灶等炊具和餐具。这些搭建的小厨房虽然极其小,可是它们都占去了院子的一小块地皮和一些空间。住户们的人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车、人力板车等等存放在院子中央,再放不下就倚在各家的小厨房的墙壁而占去一点地皮。郑小华住在东北角的一间小房;这房间东侧是一座露天式斜坡式的木楼梯。主人家的人原来上楼下楼都经过楼梯;住在小房间里的人夜晚还能够听到楼梯上的脚步声音。郑小华入住以后,她几乎夜晚听不到人们上楼下楼的脚步的响声,清静的环境可以使她安然入梦。后来也有一件小事令郑小华略微感到恼人——住在院子里南厢房的一个女青年常常带着她的男朋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坐在露天式楼梯踏步上喁喁私语,卿卿我我,作爱时的叫声屡屡将郑小华从梦中的洱海边的村庄拉回了嵫山区北郊村。

郑小华跟随郦阿婆在“云南米粉”摊子上班的第二天夜晚,八点多钟,洗过了澡,身轻体舒。她见房间的前窗下的小桌几上有一本被人使用过的信笺,但后面的大半部分还是空白的;信笺里夹着一支晨光牌干性水笔。她就坐下来,利用电灯光,在信笺上写了一篇回忆家乡童年生活的文章《洱海边》,竟然写了十多页,洋洋洒洒,将她的乡思和乡愁尽情地书写了下来。她虽然只有初中毕业的学历,用汉语写起乡土感情竟然如行云流水一样畅快。她不知道她的文字朴实而又有张力,隽永多情,简直可以和沈从文原来写作的中篇小说《边城》里的叙事文字相媲美。次日,郦阿婆无意中看到郑小华写的《洱海边》手稿,读了几句,感觉不错,就对郑小华说:“郑丫头,想不到你还有点文才。我将你的稿子带回去,给我的老伴看看,看能不能够见报?”

郑小华惊疑极了,说:“不可能登报吧?”

郦阿婆说:“试试看。我老伴叫储辉,他有时候使用一个笔名叫诸葛晖,是《嵫山日报》的副总编辑,专管文艺副刊。您瞧!郑丫头!你这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吗?”

一个星期后,《嵫山日报》的文艺副刊《朝花》栏目果然登了一个叫郑丫头的人的散文《洱海边》,竟然占了当天副刊的大半部分版面。郑小华从郦阿婆手中接过报纸,心花怒放,说:“郦阿婆!有稿费吗?”郦阿婆说:“有。我家老头子说你将有一百一十块钱的稿费,过几天会通知你去报社领的。”

郑小华领到稿费后,将稿费分作两半,一半给郦阿婆及其老伴买了苹果、橘子和可口可乐饮料,让郦阿婆带回家去,一半给远在云南洱海边的村庄里的妈妈买一件夏天可以穿的白布褂子,交李子园路7号的圆丰快递公司的营业网点发出去了。

不过,郑小华并不特喜欢看书和写作,因为三个月后,她被表姐吴庆芸带进了仙鹤大厦8层的绿叶歌舞厅,被更新鲜的事物吸引住了。

建筑工地上的施工员、项目经理、监理员、材料员、安全员、包工头老李、小罗、阿顺、左斌生、程少权(程老三)、萧之甫、蒲嵩庆……经常光临嵫山区的老城区里的各种歌舞厅。一些建筑承包项目、劳务转包和承包的合同虽然正式签字生效的场合是在一些建筑公司、开发商、建筑管理机构的富丽堂皇的办公厅、办公室、会议厅、会议室等等地方,但这些承包项目和劳务转包与承包的合同的胚胎却是在各种歌舞厅和赌博桌上形成的。像游海涛、萧国庆这样在一线作业的带班人因为没有资格也没有资本而不敢进入歌舞厅或麻将馆与老板们花天酒地消磨时光,而且洽谈生意。

一天夜晚,郑小华跟随吴庆芸走进绿叶歌舞厅的一个中型歌厅。吴庆芸结拜的姐姐蒋璐璐是绿叶歌舞厅的大老板。吴庆芸现在是蒋璐璐手下的带班人,算得小老板。

中型歌厅大约分作两半,一半是歌舞表演者大显身手的空间,另一半是邹润丰、老李、小罗、阿顺之类的建筑工地的管理层干部和包工头的麻将桌和座位。郑小华第一次被歌舞厅里幽暗的氛围、球状灯发出的闪烁的灯光弄得头昏目炫,好长一段时间感到不适应这种环境。

过去,歌星在南京、上海、东蓼、苏州等大中城市搞一次演唱会往往轰动一时。如今,歌星们在中国大陆好像销声匿迹了。人们大多数有手机和电脑,上上网,要看什么就看什么,要听什么歌曲就可以熟练自如地在网络上收听。即使真有歌星演唱会的海报贴在大街小巷的墙壁上,也提不起人们的欲望和兴趣了。

邹润丰、老李、小罗们暂时停止了玩麻将牌,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个女青年在舞厅里唱歌。

女青年演唱的是韩宝仪的《心事向谁诉》:

多少人为了生活,历经了悲欢离合

多少人为了生活,流尽血泪,

心酸向谁诉?

啊……啊……啊……

有谁能够了解作舞女的悲哀?

还能流着眼泪,

也要对人笑嘻嘻。

啊……啊……啊……

来来来……来跳舞,

脚步开始摇动,

就不管他人是谁

人生是一场梦

多少人为了生活,历尽了悲欢离合

多少人为了生活,历尽沧桑,

心事向谁诉?

啊……啊……啊……

……

 

一曲终了。

歌厅的灯光亮了。

邹润丰、老李、小罗们高兴地喝彩,拍巴掌,叫嚷道: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

郑小华和几个陌生的男女青年坐在一个角落,远离着邹润丰、老李、小罗们。郑小华屏声静气,本来想离去,却被吴庆芸挽留住了,好歹耐着性子听歌看舞。

又一个歌手上场了。这是一个圆胖脸庞、身段也胖的中等个子的女青年,穿得很少,性感十足,拿着话筒,尽情地表演。她唱的是韩宝仪代表作《舞女泪》:

一步踏错终身错

下海伴舞为了生活

舞女也是人

心中的痛苦向谁说?

为了生活的逼迫,

颗颗泪水往肚吞落

难道这是命注定?

一生在那红尘过

伴舞摇呀摇

搂搂又抱抱,

人格早已酒中泡

夜夜探戈恰恰伦巴……

谁叫我是一个舞女?

谁叫我是一个舞女?

 

吴庆芸告诉郑小华:这些唱歌跳舞的女青年,多半是蒋璐璐的干姐妹。

郑小华还只有16岁多一点,还不知道嵫山区的许多高楼大厦的建筑承包合同的胚胎形成于歌舞厅和麻将桌啊!这些干姐妹们在其中起点亲合剂之类的作用?郑小华始终在心中纳闷。

201876日上午(中阵雨)820-1131分,

起草第5章于芬尼根新斋附近雨篷下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