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砾漠先生
砾漠先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92
  • 关注人气:14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画家

(2017-12-03 17:50:56)
标签:

历史

情感

分类: 原创小说

短篇小说

 

致画家

 

洪砾漠

 

画家:

    我死去了几百年,你却将我的躯体和女人最隐秘的私处画上绢布,印上画册,让形形色色的陌生人观赏。你们中国画家和西方油画家的创作目的相同吗?西方民智开发得早,人们懂得男性和女性裸体具有美感,人体美学发端得早,又被引入了宗教学、建筑学和绘画艺术学。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早期的启蒙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倡科学(赛先生)和民主(德先生),大胆地引进西方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裸体女人油画才被国人逐渐见识,大开眼界,深深佩服西方艺术家们的大胆的天才!可是,画家!你的绢画和画册,采用的是中国文人画的技法,太形象了,太逼真了,把我这个死去了几百年的女人的一切公之于众,你借画艺可以成名成家,可以得稿费,你太自私了吧?……

    我想起中国大陆1989年许在各地上映的电影故事片《画魂》。这部影片是根据安徽省女作家石楠为中国现代女画家潘玉良写的传记小说改编成的剧本而拍摄的,据说在大陆上映的影片删掉了女演员的裸体镜头,在海外发行的影片则保留了一些裸体女演员的镜头。影片中有潘玉良青年时期在南京生活的故事:她鉴于裸体模特儿难于寻觅得到,就以自身的裸体为模特儿作画,画作后来刊载在报纸上。她的丈夫潘赞华()在街上看到这些报纸,恼羞成怒,愤怒地从报童和买了报纸的人们手中抢去报纸,企图销毁报纸……潘玉良摸索绘画艺术的大胆精神本来难能可贵,可是被民智不开、趣味纸级而又庸俗的人们当作猎奇而买报看报收藏报纸,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人上一百,种种色色。庸俗与崇高,相隔一层薄膜似的白纸啊!

    画家!我对你是愤怒还是谅解呢?或者先愤怒,后谅解?我感到我良心还在的!几百年前,我生活在明朝,姓朱的人当皇帝。朱洪武的家乡安徽省凤阳县流行民歌说:“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的人们为了生存,就牵着从山上捕获的猴子们背井离乡,外出卖艺,表演猴戏,唱花鼓戏和凤阳小调,博得观众的微笑或开怀大笑,得到观众们的大手大脚的施舍(饭食和孔方兄)。孔方兄就是铜币,就是铭钱、制钱,一枚钱称作一文钱。周树人192427日写毕的短篇小说《祝福》写到祥林嫂第一次进鲁四老爷家时的情景说:“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祥林嫂第一次离开鲁四老爷家时,主人的管家(账房先生)为她算清了工钱,一共1750文;她全存在主人家,一文也没有用,便都交给她的婆婆了。

    画家!你现在见过我们明朝的人们使用过的铭钱——铜钱吗?现在的收藏家收藏着一些清朝顺治年间的铜钱和民国初年的印有孙中山头像或袁世凯的头像的银元就沾沾自喜。他们(含她们)恐怕极少能够收买到我们明朝人使用过的孔方兄。唉!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了几百年。我生活在一个官僚兼地主家庭,自幼生活在男人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里,幸得知书识礼的母亲和姐姐们指导和教育,我也学得了一些汉字,懂得一些写诗作文的方法……后来,我嫁到婆家,深得丈夫喜欢。丈夫是金石学家,爱好收藏和研究赵明诚和李清照合作著述的《金石录》传抄本。丈夫还有一手绘画技法,偷偷地教给我了。我在丈夫指导下,在绢布上画《仕女图》、《清明上河图》、《虢国夫人夜宴图》……有许多绢画都是我和丈夫合作画的,都是以我的躯体(裸体)为原型而画成功的……这些绢画被我和丈夫秘密收藏着……后来,丈夫被朝廷的官员们诬陷,说他秘密参加了东林党,说他有造反的图谋……他被朝廷的奸臣派东厂卫的人秘密杀害了……我家被抄家以前,我带着一个年幼的孙子逃离了家园,流落异乡,隐居于河南嵩山的深山老林……我为生活所迫,曾经将从丈夫家里携带出来的12幅绢画委托朋友拿到洛阳,秘密卖给了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那户人家的读书人懂得字画的收藏价值……我死后,那些绢画易手了多少代人啊! ……

    画家!你临摹我的手迹和画笔可谓到家了!你临摹的时候,可曾经推测过我当年的良苦用心?……

    这是我这个绢画上的女人的自述。请画家不要妄自菲薄。望我项背的画家啊!我还有好多话要说,好多生活经历要告诉你……算了,不说了!让你和世上的人去猜测、想象、虚拟、发挥好了……

 

2017121日中午11-1238分,起草于芬尼根新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