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文友“空中之尘若飞雪”问

(2014-10-23 15:40:14)
标签:

散文

文化

分类: 原创散文

散文     答文友“空中之尘若飞雪”问

   洪砾漠

“空中之尘若飞雪”文友:

近日见你在我博文《文学与出汗》后面发了评论:“先生为何先在纸上写,再用电脑打字呢?”

本来,我对于一般的网友的评论不愿作出回应。但是,我这回破例,给你作个回答。

首先,我是为了防伪作。余秋雨曾经说过,好多人将不是他写的作品,署上“余秋雨”三个字,刊发出来,这样的作品只能算他的“伪作”。这样的“伪作”其实损害了余秋雨的名声,是很不好的东西。或者,这个世界上(甚至全球)有好多人叫余秋雨,别人写的东西,不能算作中国作家、曾经当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的余秋雨的作品。

我始终记得鲁迅(周树人)先生1934716日写作的散文《忆韦素园君》的倒数第二自然段:“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一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是非蜂起,既以自衒(xuan),又以卖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的沽名获利之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现在我以这几千字纪念我所熟识的素园,但愿还没有营私肥己的处所,此外也别无话说了。”

鲁迅先生说的当年文坛上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也依然存在。因此,我要千万百计预防别人把不是我写的作品硬塞在我的名分之下,只好先写手稿,发博文的时候尽量将手稿发在正文之后,作为我的作品的证据。

作家用电脑写作,在网上发博文、微博、评论,固然快速、省事,也存在弊端。弊端就是将来50年后或100年后,后世人们研究考证某个作家写了什么作品,仅凭电子版就有争论。如果发现某个作家的手稿,那就如获至宝。我们今天考证《红楼梦》和《金瓶梅》的原始作者究竟是谁,搬出了一大堆材料,都是间接的、第二手、第三手之类的材料,即旁证材料,找不出直接证据。如果有人找到了原始作者的手稿,许许多多的争论就都消灭了。

我现在还没有多大的名气。可是,我的笔名洪砾漠、网名砾漠先生却显示着我的匠心独运、别出心裁。砾漠本来是一个地理学上的名词,我将它冠上“洪”姓作为笔名,就将“砾漠”这个词语引入了中国文坛。于是,网上有孤鸿砾漠,什么什么砾漠,作品满天飞。还有《砾漠日记》之类的作品在网上传播。我也应尊重别人的脑力劳动成果。只是目前网上的《砾漠日记》不是我的作品……我得感谢薛丽娟(笔名薛平)的弟弟为我在新浪网上注册了我的电子邮箱,开通了“砾漠先生”博客。我庆幸我的电子邮箱和博客注册的比较早。如果有像鲁迅先生说的 “无聊之徒,谬托知己”之流的人将我的作品以洪砾漠的名字传上了新浪网等网络,而我还在固守成见、轻视网络传播的功能,没有在网上注册信箱、也没有开通博客,那么,我的脑力劳动的成果被别人轻而易举地“据为己有”了。

第二,我们应该重视手稿学。舒乙著散文集、漓江出版社2004911次印《大爱无边》一书中有一篇文章题为《呼唤手稿学》。舒乙说:“我在位于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里看见了法国人研究手稿的热情。它令我惊讶,使我感动,我从来未想到,手稿会这么令人注意。”

舒乙说:“我们(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了数以万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手稿,却基本无人利用。因为没有手稿学。它还没有建立起来。”

建立手稿学有什么意义呢?舒乙说:“手稿学既研究作品的形成过程、修改过程,试图解释作家的主观追求,又阐述研究者对作品的理解。手稿学的研究成果,常带有惊人的震撼力,往往连作者本人都迫不及待地要读,因为作者主观意图和研究者客观分析是不相同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但因为言之有理,是对大家都是有启迪的。”

舒乙强调说:“手稿学不可或缺,不论对写作者,还是对阅读者。”

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是手稿学已受到研究《红楼梦》和《金瓶梅》等中国古典作品的人们的重视。霍国玲、紫军(本名张晖)等人研究脂砚斋批注的《石头记》手稿本,花大力气出版他们核查、批注的《石头记》手稿本就是对手稿学的贡献。

正如舒乙先生所说,中国现当代作家、评论家、诗人、剧作家的手稿目前还是受到人们的冷落。等到100年后,人们为电子版文学作品的真伪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人们才会重视手稿学。

第三,我是积习难改。我习惯先将思考不成熟的作品写在纸上,进行修改,再用电脑写成正式作品。不光是我,太仓有部分作家也有这个习惯。有一次,我到太仓市文联副主席奚旭初办公室,见他正在起草一篇文稿,预备再用电脑打字。他写长篇小说是否先写手稿,再用电脑打字,我则没有问过他。将来在一定的时候,我还是要问一问他写作长篇小说的详细情况。

有一位网友说我:“你左一个先生注,右一个先生注,都是高中生的常识,有什么好注的呀!”诚然,我有些东西都是现在高中生的常识范围内的知识。可是,这位网友可能浮躁到极点,糊涂了吗?他可能忘记了中国大陆13亿人中间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人的学历都在“高中”以下的事实。太仓市看守所的警官告诉我:看守所里的违法或犯罪者中间有百分之x是来自偏远山区的农村文盲。有很多高中以下学历的人现在在社会上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他们深以没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而感到遗憾,总在利用业余时间补学各种科技知识、社会知识、文史知识。我的博文在网上传播,有的尽管很肤浅,但是那些“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却愿意看,补补历史和文学方面的知识课。这用得着那不明事理的网友指责我吗?

我在干什么?

19351230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且介亭”为他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写序,末尾一段如下:“这一本集子和《花边文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凡是写下来的,全在这里面。当然不敢说是诗史,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我只在深夜的街头摆着一个地摊,所有的无非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她)的用处的东西。”

我现在也学习周树人先生,在深夜的街头摆着小书刊报摊,将文学史知识和历史知识从别人的著作“借”或“抄”出来,放在网上的博文里,“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合于他(她)的用处的东西。”

对于我感兴趣的文学史知识和历史知识,我发誓要将它们从中央档案馆、国家图书馆等等的馆藏资料中搜寻出来,使“高中”以下学历的人们知道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即文学和历史知识大众化是我努力的一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是我关注的事项。我要将我的家乡打造成历史文化旅游区,也是我努力奋斗的目标。

20141023日上午,砾漠先生正襟危坐,答友问。

答文友“空中之尘若飞雪”问

答文友“空中之尘若飞雪”问

答文友“空中之尘若飞雪”问

答文友“空中之尘若飞雪”问

答文友“空中之尘若飞雪”问

答文友“空中之尘若飞雪”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张金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