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备选篇目雏议

标签:
文化时评 |
分类: 文学评论 |
文学观察
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备选篇目雏议
洪砾漠
本报杭州讯
由任芙康、李国平、吴秀明、何志云、张学昕、张新颖、张燕玲、孟繁华、邵燕君、洪治纲、胡殷红、贺绍俊、谢鲁渤等13位评论家、作家及编辑家组成的本届审读委成员,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认真阅读候选作品,并准备了各自推荐作品的评语。
郁达夫小说奖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弘扬郁达文学精神为主旨,评奖规程和方式则坚持“实名投票、评语公开、程序透明、现场揭晓”,充分体现评奖的公开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本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备选篇目、得篇数及审读委评语将在今年第4期《江南》杂志(7月出刊)及相关网站上公布。同时,终评备选篇目将提交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委审读,以角逐最终大奖。本次会议由浙江省作协《江南》杂志社主办、富阳市政府协办。
上述14篇中篇小说,我仅从《收获》杂志上读过格非的《隐身衣》,并为这篇小说写过评论。格非原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现在北京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教授;曾任首届郁达夫小说奖评委。14篇中篇小说的作者中,方方、迟子建、范小青都是女作家,分别担任湖北、黑龙江、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邓一光和格非在文学界的资历相近,早有名气;弋舟、马金莲、余一鸣、陈河,这四个人的作品,我原来一直没有读过;蒋韵和王手的作品,我曾在《收获》杂志上速读过(因日常生活忙,只能快速读过),印象不深。
13篇短篇小说作者,毕飞宇、艾伟、盛可以、铁凝、裘山山、须一瓜、叶弥的作品,我原来读过;铁凝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原来已经获得过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竞争态势比上述中篇小说竞争态度还要强烈。
我不熟悉郁达夫小说奖评审工作的规则,对于这一奖项的评审工作本不应该置喙(zhi hui)。不过,我既然留心过目了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审选篇目,就要在今后的日子留心这次评奖的结果。我又想:这些篇目是如何产生的呢?那些评委是在忙于日常应酬之后才有心情静下来看这些小说作品,我相应他们是以公正的态度投票的。不论他们是如何认真负责评审,他们的主观倾向性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因此,评选结果会不会引起争议呢?
王安忆这次没有小说作品入围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评审中,料想她心中也没有失落感,理由:①她的长篇小说《天香》不久前曾获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②她已经获过不少奖项,大概已经有了“人生不过如此,获奖不过如此”的平谈的心境。
2014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世界人口日)下午,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