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梓和桐子

标签:
散文文化 |
分类: 原创散文 |
散文
木梓和桐子
洪砾漠
今天早晨,我在江苏省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集善路西侧的一个建筑工地(暂名花桥15-1号地块,样板房工地))拆基础模板时,发现工地西南角有一颗高约6米的木梓树。树上有许多果实,是去年结的,呈颗粒状聚在枝头;每个颗粒像黄豆粒大小,外皮呈白色(有的颗粒的外皮经过日晒夜露和雨雪风霜的磨砺而变成了黑色)。我今晨见到的木梓树上的果实是木梓成熟状态的,树枝上有一些新生长出来的鹅黄色的小片小片的嫩叶。
木梓树和桐子树是我家乡湖北东部以及河南新县、安徽金寨、霍山等县份常见的经济植物,是传统的农耕社会的两大宗土特产。我不知道先民们是如何发现自然界的桐子树和木梓树有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经济价值的?先民们种植桐子树和木梓树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呢?
木梓树和桐子树都是落叶乔木,每年春末,桐子树开花(呈喇叭状,聚于枝头),正是小麦穗扬花(开花)至灌浆的一段时期。湖北东部的春天有不少的花寒节,要算桐子花寒节最迟。俗话说:“桐子花开,冻死奶奶(祖母);桐子花谢,冻死爹爹(祖父)。”
木梓树开花比桐子花寒节迟约2个月左右;花呈黄色或黄绿色,条状;果实初有黄绿色外壳,成熟时,外壳炸裂而自然掉落到地面上,颗粒状的果实聚于枝头。
论收获期,桐子收获期也比木梓果实收获期早约一个月(我指大别山地区)。桐子收获期一般在每年秋天小麦播种以前;小麦播种一般在霜降节前后。俗话说:寒露(节种)豌豆霜降(节种)麦。种小麦的时候,大雁成群结队往南方飞行,表示寒冷季节即将到来(大别山地区)。木梓果实成熟因树种及山势的不同而异;果实收获期比桐子收获期迟一个多月;每年小麦播种完毕后,农民们才开始收获木梓果实。
桐子经过油榨坊的师傅们加工制成的主要产品是桐油,次要产品是桐饼。桐油主要用于制作油漆和木器表面防腐剂。桐饼是种植小麦、油菜的肥料(播种施用时称作底肥)。
梓饼和桐饼一样是种植小麦、油菜的肥料。
梓炭是木梓(果实)加工的最末的一种产品,呈黑色小颗粒状,是农民们在寒冷天气里烤火的燃料。
近年来,我多次回家乡,听大人们讲,现在桐子还有人收购,收购木梓的人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令我忧心忡忡。桐子和木梓是在农耕社会里先民们的大宗特产,和农耕文化密切相联(如使用桐油制油漆、加工家具,农民们在剧场使用梓油灯照亮等等)。
为了保护农耕社会的文化遗存,就应该挽救桐子、木梓等农林经济植物等产业……
自然界的鸟们在饥饿的状态下偶尔啄食木梓树上的果实。一旦其它食物充足,它们就不吃木梓树上的果实。
今天早晨,我在江苏省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发现四棵木梓树后,就用照相机拍下几张照片。又想起我家乡的木梓产业的危机……特写此文,以期有关人员重视木梓、桐子、桑蚕产业的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