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街角的小事》
(2012-05-24 13:05:26)
标签:
杂谈 |
散文
二、打字社主人对那个少年说:“于是我当下拿出了自己的一些积蓄,给了他,为了这事情,还挨了老婆一顿骂,那个月内餐桌上几乎看不到肉,呵呵。”这段话纯属虚构。我从来没有接受过打字社主人给我的钱。我压根儿没有向打字刻字社主人谈到我生活困难的事情。
俗话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无人说。我本来将《街角的小事》里的说法不当一回事。但是,又想到“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销毁骨”等词语,觉得有公开澄清事实的必要。
林贤治著《人间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9月北京1版1次印,定价69元)下册第739页有两段文字令我久久难忘:
“幽默”一词原从翻译而来,指的是文章的语调和风格,后来林语堂进一步确定为“人生之一部分”,“一种人生观” 。并且推庄子为“中国之幽默始祖”。在他这里,幽默是同“性灵”、“闲适”、“超脱”连在一起的。“人生在世是为何,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吗?”总之是尽可能地远离政治,无拘无碍,享受人生。这样,立足于批判的左翼文学,在他看来,未免太“急功近利”,尖酸刻薄了。
我之所以对上述两段文字记忆得深刻,是因为我觉得林语堂概括地说出了世俗社会的普遍现象。想想鲁迅(周树人)先生不是这样吗?鲁迅先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写作品嘲笑过不少人,后来在“女师大”风潮中又站在许广平、刘和珍等桀骜不驯的进步学生一边,对势力强大的杨荫榆之流百般愤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再后来,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同居。许广平不计较在周树人家庭里的名分、地位,本来受到具有进步思想观念的人们的尊敬。可是,世俗观念强烈的人们讥笑鲁迅在北京有一个正室夫人朱安,在上海有一个妾夫人许广平……
人生在世是为何,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吗?既然林语堂先生在70多年以前早就体味出了这样的世态炎凉,我又何必计较“书中寻径”先生或女士对我的挖苦和讽刺呢?
2012年5月23日,起草于太仓城厢县府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