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iddle/9f60d39bgc4d4fad9d2a3&690
|
http://s5/bmiddle/9f60d39bgc4d4e74b17f4&690
宋朝,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音乐多以市民生活为主要内容,隋、唐兴起的曲子在宋朝称为“词调”。词调音乐是宋代最具时代特色的音乐载体,其发展有两种形式:一是依旧曲调填词,一是自度曲(创作新曲调)。南宋词人兼音乐家姜蘷创作词调17首,是目前仅存的词调音乐。《杏花天影》专集收录了姜蘷的《白石道人歌曲》中的部分经典曲目,根据现有的音乐资料,这其中有的仍是以词调歌曲的面貌出现,有的则根据原来的曲调改编为器乐曲,为爱乐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音响效果,并在乐曲解题中引原词,以帮助了解其词文意境。词调之外宋代的琴曲,则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品种。就像宋代的山水画意境空灵,《潇湘水云》是宋代琴曲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姜夔 《杏花天影》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注:在江波上安闲自得之意)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词意:鸳鸯浦口,绿柳丝条低垂飘逸,我想起桃叶,她曾呼唤小舟摆渡。杨柳又将含愁的柳眼送与春风,我正待扬帆上路。倚着木兰船桨,又泊舟稍作停驻。金陵的道路,处处有莺歌燕舞。我想那无情的潮水,知道我心情最苦。芳草长满汀洲,归去合肥的打算尚未成行,此刻已黄昏日暮。重新移舟漂泊,何处是归宿?
赏析:
《杏花天影》词调名,姜夔自创,旁注工尺谱。这首词为思念远方恋人之作。上阕,梦见伊人,惊醒成空,便假托对方的幽魂,来而又去,故词中出现的人物以对方为主。由“桃叶”而触动思念远人的愁思,“待去”写出欲去未去的踌躇。下阕向恋人表白身不由己的隐痛。文笔细腻,深情动人。
|
http://s2/bmiddle/9f60d39bgc4d521ad4111&690
|
|
|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