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西湖源水之一--长桥溪【原创】
(2022-09-22 13:20:13)走近西湖源水之一--长桥溪【原创】
熟知西湖的朋友都知道,西湖在引入钱塘江水之前,上游水源主要来自四条溪: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和长桥溪,其中长桥溪发源于莲花峰,自南向北流入西湖,成为西湖上游四大溪流之一。西湖还有三怪,叫做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其中长桥不长,说得就是长桥溪之长桥,位于长桥溪水汇入西湖之处。西湖更有三座情人桥,西泠桥、断桥、长桥,分别都有着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其中长桥,素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到此饯别的故事,也足以能代表西湖的美景与传奇,今天我们就走近这长桥溪。
周末闲暇,秋风习习,与朋友相约去长桥边的阔石板社区喝茶。由于紧靠西湖核心景区,无论是自驾车,还是公共交通,又逢周末双休日,景区又是必经之路,游客、车辆非常的多。我虽然事先做了些攻略,采用了先公交、后自行车、再步行的方法,避开了一些交通拥堵的路段,但从城西出发,到达南山路长桥、玉皇山路阔石板公交车站的时候,也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沿着车站往里走,很快就能见到清彻见底的长桥溪水流,正在静静地、缓缓地流入西湖。
长桥溪的水流并不大,但看上去非常的干净,就像山涧里自然流淌的溪水,看不到一丝污染,水质清彻如碧,很难想象在西湖景区旁还能有这样清的溪水。溪中水生植物丰富,荷叶、水草......有摇曳在水底的,有漂浮在水中的,有根植在泥水里的一群群小鱼嬉戏于水中,条条可数。溪的两旁建有木制栈道,沿着栈道向上游走,在这个初秋时节,感受到的是溪中水流悠悠、荷叶亭亭,睡莲、菖蒲迎着阳光绽放笑脸,两旁的绿树葱葱、花草斗艳,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大自然,沐浴着初秋的气息......栈道上、树丛间、小桥旁,悠闲的游客们争相留影拍照,度假的男男女女们,驻足嬉戏打闹,好一派迷人休闲的“生态之美”。
溪边的标牌显示,长桥溪在整治之前,是一条溪底垃圾成堆,溪岸边杂草丛生,附近居住区和鱼塘、林田混杂,产生的废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入西湖的溪水。后来,经整体设计和美化改造,特别将净水技术与园林造景结合,现在已经成为西湖上游的、一个以水的复活为主题的生态湿地公园,成为了一个集生态、观赏、休闲、科普教育和水生态修复示范为一体的新型公园,全称叫做“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整个公园南至丝绸博物馆,北端接国际小水电交流中心,西侧与阔石板路毗邻,东接玉皇山路,占地约4.5公顷。按功能划分,分别为初级人工湿地区(菬颖池)、充氧区(挹清池)、二级人工湿地区(浣碧池)和地埋式沉砂区(濯缨池)。
另据资料介绍,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充分利用了长桥溪流域的微地貌和水动力作用,使长桥溪入湖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由地表水劣类水质跃升为类水质,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修复,并且营造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人称“小西溪”。此工程,在2012年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评选中,它被评为“全球百佳范例奖”。沿着木制栈道漫步公园一周,大约20多分钟的样子,可以亲眼看到长桥溪自然生态与水循环系统巧妙的结合、环环相扣,溪水如何过滤变清的过程,都能通过公园里的标牌加以说明,置身于公园绿树、小桥、碧水、花卉中,美景混然天成,游客们纷纷陶醉其中、爱不释手,让人有一种“抛开西湖去,拥得长桥来”的冲动。
围绕着长桥溪生态公园,周围还有许多的著名的西湖景点,从公园往南山方向逛,就可以走到中国丝绸博物馆,这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最大的纺织服装类专业博物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丝绸专业博物馆;沿着玉皇山路往南走,就可以到玉皇山景区,爬玉皇山欣赏美景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沿着玉皇山南面下山,就是著名的八卦田景区,这里四季种着八种不同的庄稼、呈现不同的颜色,中心有个圆圆的土墩,那就是太极图;穿过八卦田景区,就可以到南宋官窑博物馆,这里是南宋朝廷专设的御用瓷窑,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从公园穿过南山路,就是西湖东南角的长桥公园,在这里可以体味梁祝十八相送的情话,可以看到遍植的桂树和西湖的美景。
得益于长桥生态修复公园的美景和近临湖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紧靠公园的南山村阔石板社区,也逐渐体现出傍西湖生态小区的生机活力。走进社区里,确实能见到一块阔石板,长3.8米,宽2.2米,厚40厘米,就像一张大床,非常的别致耐看。整个社区大约有百来户人家,沿山脚依阔石板路而建,大都有独门独院,白墙黑瓦,大部分都已改造成茶楼、餐馆、农家乐民宿,成为了市民、游客节假日休闲、拾趣的好去处。有的朋友就在这里租了房子,办起了茶吧和商务会所,提供亲戚朋友们喝茶、聊天,成为生意伙伴们商务交流的场所。周末、节假日,带上家人、陪同朋友,避开喧闹的西湖,来到长桥溪生态公园、驻足阔石板社区,傍着青山碧水,喝一杯香茶,品一顿农家菜,体味清幽宜人的休憩生活,是一种再惬意不过的选择。
(薛智之0616,即日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