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口罩行动”点赞!!【原创】
(2022-05-25 11:32:15)为“口罩行动”点赞!!【原创】
近日,金华市浦江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53号通告,通告的核心内容只此一项:开展“全民佩戴口罩”专项推广行动(简称“口罩行动”)。这则通告,瞬间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在疫情反扑、形势严峻的当下,专门为“佩戴口罩”下发一则通告,主题突出、内容集中,而且要求精细、操作性强,让市民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据悉,这是金华市政府日前做出的统一部署,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全体居民都要遵照执行,这种做法与以往有所不同,从一项具体的防范措施开始,进行规范和要求,个人觉得这是科学防控、精细防控的很好体现,颇具特色,可以推广,值得点赞!!
通告“口罩行动”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应戴尽戴,针对在重点场所从事特殊重点岗位作业人员和职业人群,如从事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公共场所服务人员,以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必须佩戴口罩的岗位对象,要求务必做到“应戴尽戴”。二是凡进必戴,市民群众进入商场、酒店、会场等室内人员,乘坐厢式电梯和公共交通工具、网约车及出租车时,处于人员密集的室外场所时,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广以下场所或者处于如下情形时,医院就诊陪护、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时, 以及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排队时,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必需佩戴口罩,要求做到“凡进必戴”。三是规范佩戴,要盖住口鼻和下巴、压实鼻夹。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或医院等环境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还专门提示了“洁双手、辩正反、严密合、防飞溅、护幼儿、巧更换”的规范佩戴口罩18字口决。
众所周知,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已然成为人们的一项日常行为习惯,也为疫情常态化防控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但从我们身边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疫情相对平稳的时期和地区,一些人佩戴口罩的习惯有所放松,时不时会出现忘记带口罩、不能及时戴口罩的问题;还有一些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室内空气不流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口罩摘下来,失去了防护的意义;甚至有一些受到了西方疫情防控“躺平”观念的影响,对戴不戴口罩没有了思想上意识和警觉,这是非常要命的。更有一些口罩佩戴不规范、不正确的现象,如有的一个口罩多次反复使用,甚至用了几个星期也不更换;有的下了公交车或出了密闭空间后,将口罩对折放入口袋,下次上车或进入再拿出来用,反复多次使用;有的怕麻烦,不戴口罩时将口罩直接放在下巴处,需要时再戴上;有的戴口罩时不密封、或者直接将鼻子露在外面,口罩形同虚设,起不到效果。还有许多人购买了质量不过关的口罩,根本起不到防护的效果。等等,以上这些无习惯、不规范的戴口罩行为,是我自己通过观察和总结的,不一定全面和准确,这些现象在我们身边林林总总,经常出现,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别看一只小小的口罩,它在疫情防控中可是起大作用的。有必要再来看看专家们的科学分析,疫情防护戴口罩,可以预防和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风险性。新型冠状肺炎很强的传染性,其中最为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是飞沫传播,佩戴防护口罩能够有效避免与感染者接触的过程中的飞沫传播。佩戴口罩既能够降低飞沫量、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有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降低感染几率。有研究数据表明,健康人和感染者均未佩戴口罩,传染概率高达90%;健康人佩戴口罩和感染者未佩戴口罩,传染概率为30%;健康人未佩戴口罩和感染者佩戴口罩,传染概率降至5%;健康人和感染者都佩戴口罩,病毒传染率仅有1.5%;当两者均佩戴口罩且有效防护距离大于1.8米,那么传染概率会降为0%。由此可见,预防病毒感染佩戴口罩十分重要。从近期国内多地因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中便可见一斑(据常州市委宣传部消息,近日,在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校门外和奥体天宁全民健身中心4楼羽毛球馆两地,发生了因一名市民不戴口罩而引发的聚集性疫情。目前已造成30多人感染,被赋黄码近19000人),很多人确诊病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佩戴口罩或者没有正确地佩戴口罩,给病毒以可乘之机。
在疫情反复的严峻形势下,专门发布“口罩行动”的通告,号召全民戴口罩行动,针对解决戴口罩意识不强、习惯不好、佩戴不规范的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性、操作性,既是一次防控的再动员、再部署,也是一次很好防控宣传和教育,更是一次落实防控措施、正确规范佩戴口罩的培训和引导。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不给病毒任何可乘之机。如果我们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最经济、最实用的防控措施做起,落实好“应戴尽戴、凡进必戴、规范佩戴”的要求,“罩”顾好自己,既是一种自我防控、有效避免感染的习惯,更是一种为他人负责、对防控大局负责的责任。让我们再一次为全民“口罩行动”点赞!!!
(薛智之0616,即日晚,于杭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