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细节描写让你的文章更精彩 李颖》

(2013-02-28 17:21:53)
标签:

描写

细节

细节描写让你的文章更精彩 李颖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个细微处所作的描写。在写人的文章中细节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细小的神态动作、装饰打扮、周围的相关景物等来表现人物的手法。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描写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歌颂了深挚的母爱,最能表现母爱的诗句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两句,特别是密密缝三字,虽然描写的是母亲的普通动作细节,却让人想到在昏黄的油灯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专注的穿针引线,针脚那么细密、结实,仿佛她把对儿子的担忧、祝福、期盼等等都融入了一针一线中。儿行千里母担忧,一针一线总关情,笃深的母爱,就让这个动作细节给具体、形象的传达出来了,多么亲切感人!
  有一句成语叫于细微处见精神,也适用于写作,对人、物、环境的细微之处的细致描写,往往能够收到超乎寻常的效果。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曾说: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决,这也是我多年没有告诉别人的经验——那就是多写细节……细节是生动的,象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可见,细节描写有多重要,一篇文章如果有了鲜活而独特的细节,也就有了亮点,文章会因细节而精彩。
  细节描写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呢?
  第一、细节要真实
  好的细节一定是来源于生活,而且必须是细心观察的人才能捕捉的到,不能为写细节而写细节或乱编。作家王星军写自己离开家乡母亲送别是有这样一段话:我再一次仔细的看着妈妈:她那憔悴的脸上,挂着一丝微笑,布满银丝的头发有些凌乱,额前还沾着烙饼时蹭上的面粉。这段文字用了一个很好的细节,母亲额前蹭上的那点面粉,这个细节一是表现了母亲匆忙,二是表现了母亲此时一心只在儿子身上,甚至忘了自己的形象。这个细节是多么的逼真传神!这样的细节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又怎能凭空想象呢?只有随时随地带着观察生活的放大镜,才能得到这样鲜活的细节。
  第二、细节要典型
  典型,就是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表现文章中心的细节来写,细节必须是有价值的,所谓有价值就是细节描写必须为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和深化主题服务的,并不是说只要写得就可以了。优秀作文《父亲》有这么一段细节:冬天,纷纷扬扬的大雪下起来了,河水也结冰了,父亲仍旧要送我上学。看着这天气,我迟疑了。……我走出门,就惊呆了,天啊,父亲只穿着一双破旧不堪的解放鞋,而且连袜子也没穿,那露出的脚趾不住地往里缩。再看看我脚上崭新的运动鞋,我流泪了。这个片段以小见大,表现父亲供孩子上学的艰难,通过父亲的鞋和我的鞋的对比,表现了父亲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的心理特征,加之在这特殊的艰苦的自然环境中,更加反衬父爱的无私和伟大。
  第三、细节要独特
  所谓独特是指细节的与众不同。写父母的爱,如用自己生病发烧父母细心照顾,下雨父母来接为了顾孩子自己淋湿了等等这些大家都用的细节,就不能不使人感到一般化。同样写父爱,下面两个同学是这样写的:
  小时侯上幼儿园,有时赶上下雨,要是父亲来接我,就象现在这样,爷俩在一件雨衣里……这时候我觉得父亲的背好宽好厚,还散发着一阵阵的热……。是啊,我大了,而父亲却老了,虽然车子很平稳,但父亲却不停的喘着粗气,每蹬一下,他的背总要伏下,起来,再伏下……”
  今天,家里吃蟹,父亲见我吃得很香,便把他那只也给了我,我吃完了,放下碗出去玩了,跑回家要球拍时,我发现父亲正在吃他刚才给我并被我吃得精光的那只蟹壳,生怕漏掉了什么。最后,实在在里头找不到什么,他又把饭填进蟹壳,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相同的父爱,不同的细节,这就是细节的独特性,演绎着相同主题文章的不同特色。

  第四、细节要简洁
  文章中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能够抓住两三个写就可以不必十个、八个地写,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不要说认为细节就是要写得繁复,相反,很多细节性文字都是很简约的,寥寥数语,便具神韵。鲁迅的《祝福》里在最后对祥林嫂有这么一句细节描写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表示她是个活物。简单一句话写出了祥林嫂内心的巨大悲哀。
  细节是文章的生命,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次回头、一种姿态、都能真切的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如果缺乏具体生动的细节,文章就会平淡乏味,缺少表现力,让我们的文章因细节而精彩吧。
细节描写:让记叙文精彩起来
  记叙文是考场作文最为常用的一种文体。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要做到感情真挚,精彩的细节描写必不可少。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生活中的细微事物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运用细节描写,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动作更贴切,肖像更逼真,心理更细腻,环境更真实,情节更充实,主题更深刻……进而对写人叙事起到很好的优化作用。作家李准曾说:细节在揭示人物性格与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担着同样的作用。这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的确,没有细节就没有血肉丰满的作品,细节描写的成功与否是记叙文成败的关键所在。下面,笔者就介绍几种细节描写的方法。
  一、细心观察生活,善于捕捉人物细小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中细微的事件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末节。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应该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因为,一两个好的细节,就能使人物栩栩如生。例如:
  时间好像在那一刻停止,周围静得可怕,就如同我沉沉的心。那句爸妈,我不上了在口中转了几圈又咽了回去。只有我知道,我对学习是多么渴望。可是,家中……母亲,您的手依旧在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绳的一部分。父亲猛地捏灭了烟,起身去了邻居家,我依旧心沉沉的,您依旧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草绳……
  ——《母亲手中的稻草绳》
  这段细节描写犹如电影镜头,将一家三口的立体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母亲编稻草绳时手的一颠一颠,以及父亲狠下决心的捏烟的动作,都将一个家庭面临的困境与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爱清晰地表达了出来,的确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二、要在中见
  真实是细节的生命。细节只有真实地再现生活,文章才能生动逼真。例如:
  妈妈下班回来后还没坐下就说:好累啊,还要做饭!刚刚还喊累才躺在沙发上的爸爸马上鲤鱼打挺般跳起来说:我去做!妈妈面带笑意随爸爸进了厨房,一会儿便听到妈妈温柔地呵斥道:你出去,你出去,尽在这里帮倒忙!
  ——《这也是一种幸福》
  这样的细节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作者用热爱生活的心,如实地将其记录下来,把爸爸和妈妈看似平淡的情感写得真挚感人。这样的细节描写,怎能不感动读者呢?
  三、运用修辞手法,让细节更生动
  描写细节时,要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细节更生动。例如:
  (1)说完,她就笑了,那份甜蜜似乎也从心里溢了出来,将幸福流得满地都是。
  ——《这也是一种幸福》
  这一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让笑容变得更美——美得让人震撼,而且还调动了各种美的情绪,让读者陶醉其中。
  (2)进门后,我看见爸妈正在屋里叹气。他们那愁苦的脸就像树皮一样枯干。
  ——《能哭是福》
  这一细节描写中,那愁苦的脸就像树皮一样枯干不仅写活了人物,还反映出了人物苦难的生活,更推动了情节,让读者找到了愁苦的根源。
  由以上两例可知,在细节里融入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熠熠生辉,成为照耀文章的亮点,照亮读者的眼睛。
  四、在准确用词上多下工夫
  一位教师指导学生训练细节描写时,先让学生对淑女的某一生活细节进行描写,然后再指导学生修改。
  原文: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地张开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
  改文: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地张开樱桃小嘴,又赶紧合上,轻轻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着唇角。
  显而易见,修改后的细节更加有表现力,更加细腻,更能体现淑女的轻盈文静与温文内敛。由此可见,塑造人物与叙述事件时,选择传神的词语,不仅可以使语句切合人物的身份,还可以真实地反映事态的原貌,再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平时多进行类似的训练,学生一定能成为描写细节的高手。
 让细节描写立体起来
记叙文是考试作文常用的一种文体。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要做到感情真挚,有赖于生动感人的典型细节。许多同学也明了这个道理,但是一到写作文时,还是想到写不来细节虽说是细微末节,但也决不简单等同于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神态等。细节描写应当是最典型的最精练的最有表现力的细部刻画。
先来看孙犁《亡人逸事》末尾的一处细节描写。
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
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
我说:
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
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这处细节描写真切传神,人物如现眼前。它将一对老夫妻间深厚的爱情十分轻巧地渲染出来,尤其是妻子临终时呈现出来的满足与幸福感,跃然纸上,散发着浓郁的动人气息。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细加揣摩,我们可以发现这段细节描写是立体呈现的。其结构形式是这样的:
(个性化的)语言+(典型的)动作+(瞬间捕捉的)神态。
这就给同学们一个启示,细节描写时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这样才能把人物的精神面貌集中传神地展现出来。构成细节描写的要素主要有这样一些:人物典型化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情态、服饰以及与之相关的场景等。教材选用的课文中有大量精典的细节描写,稍作分析,便会发现,尽管刻画人物不一样,但在写法上有共同点,都是选择两三个角度精雕细刻的。
下面结合几例高考满分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探究细节描写的几种灵活变化,体会细节描写的立体效果。
1、神情+动作+心理
学校包的车停满了校园。我找到应该坐的位子,走过去,坐好。喝一口?谢了,我有。红牛缩了回去。我这瓶怎么样,要不,来一口?是丫丫的罐装露露。我浅笑,拿出自己的水瓶,对她摇摇。透明的塑料瓶里是沉淀了一层水垢的开水,经我一摇,都兴奋起来,四处游曳,恰似我们奋争了十二年的心,今天都不失时机地亢奋起来。
2007年江苏考生《厚重的心》
  这段细节描写将自己敦实的个性、淡然的心态以及临上考场奋发向上的斗志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让人眼前一亮。
2、肖像+情态+动作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2007年北京考生《沉默的父爱》
这段细节描写充分调用了父亲独具个性的神情与动作,将一位质朴坚毅的父亲浓墨重彩地描画出来,虽然父亲沉默无语,但父亲那深沉复杂的眼神与情深意厚的手部动作是对儿子的嘱托也是热切的鼓励,文字中蕴含的父爱令人潸然,更令人肃然起敬。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3、心理+动作
时间好像在那一刻停止,周围静得可怕,就如同我沉沉的心。那句爸妈,我不上了在口中转了几圈又咽了回去,只有我知道,我对学习是多么的渴望,可家中……母亲,您的手依旧在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绳的一部分。父亲猛地捏灭了烟,起身去了邻家,我依旧心沉沉的,您依旧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草绳……
                  2007年山东考生《母亲手中的稻草绳》
这一段细节描写,犹如电影镜头,将一家三口的立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真切的心理、母亲编稻草绳手的一颠一颠以及父亲狼下决心的烟的动作,将一个家庭面临的困境与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意清晰地表达出来,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4、语言+动作
好像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一直是忙碌的。他背着锄头出去侍弄他的农田、土地;他在园子里种菜,栽果树;他去给人家帮一点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快乐很自在地活着。奶奶呢,就在家里喂她的那群鸡,吆喝着两只狗,洗干净爷爷的衣裳,一边等着爷爷多年不变的命令老婆子,在干什么?快煎茶吃!奶奶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假装埋怨地说:这么快就回来休息啦。然后很认真地去为爷爷煎茶,端送到爷爷手中,与他坐着一边喝茶一边闲谈。 
                  2007年湖南考生《诗意地生活》
这一处细节描写读来让人叹为观止,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表达。爷爷奶奶典型化的语言飘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奶奶的举止动作弥漫着多么简朴诗意的生活滋味。于细微处见真情,这难道不是平凡生活中的诗意吗?
5、神态+场景
老根又收到了六封信,正准备煮上地瓜粥给将回来的儿子吃,却又收到了第七封信,小根退学了,要去打工。老根红着眼看信,爸,我读不读大学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能再让你受苦受累,不然我会后悔一辈子的。这是一个没有蝉叫声的夏天,没有人敢吵到老根,因为他的眼睛里有火。
                  2007年福建考生《季节》
这是一处很成功的细节描写。作为父亲的老根无法为儿子交付学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儿子小根退学打工。父亲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作者通过红着眼”“眼睛里有火细节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老根的心理,并巧妙通过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景一个没有蝉叫声的夏天进一步衬托了老根的心情。
以上几例是细节描写的常用写法,只要同学们多加体会,多作练习,是容易掌握的。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如果在作文中呈现一两处立体的细节描写,无疑是作文升格的重要筹码。
留下你的精彩(细节描写方法指导) 
留下你的精彩
——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
细节描写的方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流程图:
认知——读一读——鉴赏经典,明确内涵
品读对比鉴赏《背影》买橘、《荷塘月色》月色荷塘
品读对比鉴赏  鲁达三拳(备用)
理解——想一想——领会作用,感悟方法
比较赏析片段想家,领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比较赏析片段回家” ,体会细节描写的要求
品练结合片段眼神,感悟细节描写的方法
运用——试一试——牛刀初用,品位成功
口头作文,    小组讨论,描述同学,相互竞猜
书面描写(1),一人表演  细化动作,同学点评。
书面描写(2),学习游泳  细化五句,同学点评。(备用)
书面描写(3),细化淑女、粗汉吃相,同学点评。
拓展——练一练——技能迁移,实现提升
书面描写      观察父母 爱子片段,细节细化。
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   
作文是什么?作文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就是自我的真情表白,就是张扬自我风采,就是作者的独立宣言,就是展示探索成果,就是负载文化底蕴,就是表达美感享受。然而,同学们常常觉得写的文章总是枯燥、模糊、肤浅,空洞无物,文章总写不长。其实,你忽略了你的精彩,让你的精彩白白地溜走而未留下。(亮出课题)
二、读一读——鉴赏经典,明确内涵
1、《背影》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一段,
我们来写,会写父亲蹒跚地走过铁道,艰难地爬上月台,为我买一堆橘子。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动得哭了
朱自清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学生浅谈感受:由于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所以读者的泪会随着作者一起流下来。作者把心细如发,爱子如母的父亲写得可亲可感,打动人心。
2、《荷塘月色》中描写月光下的荷塘一段
我们来写,会写月光下有一片荷塘,荷塘上有荷叶、荷花,还能闻到荷香
朱自清写了这样一段文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首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学生浅谈感受:这段描写,细致而生动,荷塘的景致,如在眼前。但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写成那样的话就失去了所有的韵味了。
3、鲁达三拳各尽其妙  (备用)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中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的一个精彩片断,它究竟以什么艺术魅力来抓住人心的?看来奥妙就在书中描写鲁达三拳的119个字上。
让我们写:鲁达三拳打死了镇关西
施耐庵是这样写的:
第一拳: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拨儿、饶儿一齐响。
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这三段文字大加赞赏:真正奇文三段,一段奇似一段
一奇在曲尽三拳之妙。拳打镇关西不是劈头盖脑乱打,而是有选择、有步骤地一拳打一个部位,很有节奏感。三拳的效果,全从郑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同感觉写去:打鼻子,从嗅觉写,咸酸辣,不是滋味;打眼睛,从视觉写,红黑紫,头晕目眩;打太阳穴(近耳根),从听觉写,乱嗡嗡昏厥过去。就这样通过一连串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形象比喻,使鲁达三拳,各尽其妙,绝不雷同。二奇在点染出鲁达的英雄性格。三拳不打在一处,显示出他粗中有细,三拳就结果了郑屠的狗命,足见他嫉恶如仇,下手很重。也正是这三拳,结束了他的提辖生涯,从此走上逃亡、出家落草的道路,最终上了梁山。三奇在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文中以调侃口吻畅写三拳之下,开肉铺的郑屠,又开了油酱铺、彩帛铺,最终还做水陆道场超生自己。读罢之后,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为作者为英雄鲁达热情赞颂的强烈爱憎所感染。
4、为什么这些作者笔下的景或人是这样的细致形象和丰满逼真呢?
原来是他抓住了精彩,他给我们留下了他的精彩。这种精彩就是将细节写细。
那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一些细小环节进行具体、细腻、形象、生动地描写,它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环境、物件等。)作为文章中的细节,需要经过概括,提练,或有生动的生活情趣和鲜明的时代色彩;缺乏典型意义的繁琐细节对写作则是无益的。
二、想一想——领会作用,感悟方法
1、比较片段,领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比较ABC三个文章片段,师生共同赏析,感悟细节描写的作用
A、缺乏细节描写的文章片段:
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
评语: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B、有细节描写的片段:
1、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评语:增添了心理细节、肖像细节描写。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
2、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评语:增添了心理、语言细节描写。与母亲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更生动、更浓烈,语言生动。
小结:细节描写的作用——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板书细节描写的作用)
2、范文赏析,体会细节描写的要求
(衔接语:我们已经了解了细节描写的内涵、作用,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想一试身手。下面我们通过语段训练来看看同学们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段如何,并从中领会细节描写的要求是什么。)
1)、出示文章片段,要求同学阅读之后说出其不足之处,通过增添细节描写来提高文章片段的水平。
上初中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父母寄宿在校。好不容易挨到周末,我终于又回到了家里,见到爸妈,我开心得不得了。爸妈见到我,又是嘘寒又是问暖,高兴极了。
2)、展示学生写作成果,师生共同赏析评价。
3)、出示老师范文,师生共同赏析评价。
上初中了,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父母寄宿在校。时间仿佛一下子变得呆滞了,天亮了我盼天黑,天黑了我又盼天亮,几乎把手指头掰得又酸又疼才挨到了周末。离校,乘车,慢跑,我一气呵成地回到了家里。
扔下书包,慌忙屋里屋外搜寻爸妈的身影。对了,一定在果园里劳作。我跑向果园:老爸——老妈——我回来啦!未见父母的影子我便乱喊起来。——”“——”“回来啦——”从果园深处传来老爸老妈几乎同时回应的声音。肚子饿吗?这是老妈亲切而又似乎吃力的声音。披开茂密的果树,我看见一架字木梯搭在一棵甜柚树下,爸爸瘦长的身躯微弯着延伸在梯子上头,花白枯干的头发根根竖立,黝黑的双手尽力向上伸长,骨节外突的十只手指张开着,像追星逐日的斗士摘取太阳那样抱定一只又黄又大的甜柚。妈妈张开双手抓紧两条梯腿,一只脚稳稳地立在地上,另一只脚踏在木梯的第一根横木上。柚子该熟了,你爸爸嘴馋,顺便我们也尝尝鲜吧。”“接住罗——”爸爸话音刚落,一只又黄又大的甜柚落入我的怀中。好沉呀!”“哎,再一个。”“再一个。
我们一家人重逢在丰收的果园里。
小结:细节描写的要求:真实、典型、细微、生动、新颖
3、片段训练,感悟细节描写的方法
作文中经常需要有这样的描写:
一个眼神
赞许、讽刺、冰冷、无奈、
呆滞、惶恐、惊讶、征求、
乞求、渴望、焦虑、难过、
鼓舞、失望、绝望、希冀……
一句话语
讽刺、鼓励、振奋人心、痛心、热情、悔恨、伤透人心……
一个动作
微笑、握手、摸头、拥抱、伫立、拍肩膀、拍屁股……
一处景物:
春夏秋冬、雾雨雷电、风霜雨雪、河流水滩、 花鸟鱼虫、奇石怪木、森林洞穴、车来人往、高楼大厦、亭台轩榭……
一番感受
希冀、沮丧、颓唐、惆怅、孤独、恼怒、嫉妒、痛苦、快乐、惭愧、慌乱、无助、感激、绝望、无奈
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处景物、一番感受,这些内容往往都是突出中心的重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忽略了或是在描写能力上的欠缺,这些精彩部分从我们笔间溜走了。所以,我们要把细节写细。让画面具体可感知使之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1)、请同学们就老师对你的一个关爱的眼神来将细节写细。
    2)、读两个同学的片段,请同学点评。
3)、投射范例:说得非常好!” 老师向我递过一个赞许的眼神。这眼神,犹如冬日里送来的一缕阳光,让我从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又像沙漠里的一汪泉水,清澈、清凉,滋润我干涸的心;更像黑夜里拉开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整个心房。我是一个胆小少语的孩子,这个眼神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关爱、勇敢和自信,嗅着这样的味道,我回敬老师一个微笑。这眼神,犹如冬日里送来的一缕阳光,让我从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
分析:这一句段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眼神比作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指出眼神阳光的共同点给人温暖;将眼神比作沙漠里的一汪泉水” 指出眼神沙漠里的泉水的共同点滋润干涸;将眼神比作黑夜里拉开的一盏明灯,指出眼神黑夜里的明灯的共同点给人光明。以及作者的感受。这一句段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将三个比喻组合起来,铺陈烘托眼神给作者的感受。
4)、总结归纳:要使得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仔细的观察;细节描写要抓住典型细节,来突出文章的中心,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使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让具体的画面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写好细节的技巧:
认真观察,选择经典细节   准确用词,串联情境细节  运用修辞,特写传神细节  想像联想,生成魅力细节
三、练一练——牛刀小试,品位成功
1、口头作文,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描述班中某位同学,其中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细节描写,最后让同学猜猜描述的是谁。
2、书面描写
1)请一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个动作(微笑、握手、摸头、拥抱、伫立、拍肩膀、拍屁股……)下面同学来进行描写。读两个同学的片段,同学点评。
2)请针对以下五句话进行描写:
游泳池的水很清。
我和爸爸一起进入游泳池。
开始的时候,我不会游泳。
爸爸就教我。
我终于会游泳了。
范例:
游泳池里的水很清。那水犹如清清的纱,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当阳光从窗户射进,然后倾泻在水中,犹如散落的珍珠,真耀眼啊!慢慢地靠进游泳池,往里看,水像一面镜子,将我的影子清晰的印在了上面。我和爸爸小心翼翼地下到水里去。在水中有中飘浮的感觉,仿佛身体轻了许多,像那展翅欲飞的小鸟。这种感觉可真是奇妙啊!爸爸不断地指导我。先开始他扶着我,在一边极小心的看护着,就像熊爸爸小心翼翼照顾小熊似的,生怕出点什么差错。当我失去信心时,父亲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我。我从那眼神里感觉到的是一种期望,一种鼓励。尽管父亲无语,但我已明白了他的意思。我向他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又开始了一次练习。
3)用细节描写对淑女与粗汉的吃相的两个片段进行细化。
描写淑女:她端起碗,挑了菜叶,送到嘴里,嚼起来。
范例: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描写粗汉:他端起碗,拿起筷夹了菜,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
范例: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五、课外作文实践
观察父母的某一个表现的片段,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对其进行细化。
六、板书设计:                           
作文升格
留下你的精彩
问题     方法      效果                技巧
枯燥      细       生动          认真观察,选择经典细节
模糊      节       真实          准确用词,串联情境细节
肤浅      描       深刻          运用修辞,特写传神细节
粗糙      写       细腻          想像联想,生成魅力细节
人物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段
人物外貌的描写:
小毛头长得很小,头只有我的大洋娃娃那么大;脸圆圆的,红红的,像只大苹果。她睡得很甜,两只眼闭得紧紧的,像两条线;两根眉毛像两只弯弯的新月;小嘴巴经常一动一动,好像在吃奶。她浑身被小被子包住,还用绳子扎紧,一动也不动。甜甜她胖乎乎的,大约三岁左右。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圆圆的。大大的脑袋瓜上面有一撮黑油油的头发调发地垂下来,盖在他那宽宽的额头上方。那两道淡淡的、短短的小眉毛下面,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啊,多么活泼的眼睛,好像会说话似的,还流露出一丝调皮的神色哩!那美丽的眼睛下面有一个微微上翘的小鼻子,还有两片红红的小嘴唇。身上还围着一块小围兜,围兜上锈着一朵盛开的牡丹花。肉墩墩的小手抱着一块绿皮红瓤的西瓜。
仰头一看,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高高地坐在一大树杈上,手里还拿着一支口琴,正准备吹哩!她穿着火红色的绒绒衣,套一条豆绿色的短裙子。两只穿着立时鞋的小脚悬空耷拉着,怪自在的。她那梳着小辫子的脑袋歪倚在右肩上,水灵灵的大眼睛向我眨巴着,鼻子略显有些上翘,且露出一副淘气相。
人物动作的描写:
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地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小子,不错嘛!她握紧了板子,轻轻地把球往空中一抛,以闪电的速度把球运了过去,留下两声脆响。对手是个能将,不好对付。时间过去了很久,也没分出个胜负。
他慢慢地拿起勺子,挑起一口饭和一块肉入进嘴里,下巴一上一下的,发出嗒嗒的声音。你看,他正在品赏着那块肉呢!就像电视里演的食神似的,只是他身材比较  矮、比较胖而已,但他的样子和神态简直就是食神的再版。
看到张宏伟啃鸡腿、那才叫好笑:他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鸡腿,慢慢的张开那张大嘴,用门牙把鸡腿上的肉撕下来。在嘴里慢慢的品味着无上的美味,眼睛慢慢地眯成一条逢,十分满足地说:太棒了,真好吃!还不时发出啧啧的声音。只有一会儿功夫,他已经把那个巨无霸消灭了。非常有成就感。他只用手背随便地擦了一下嘴上的油和肉,便大功告成的开始了下一道工序。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人物神态的描写:
啊,你看:他满是皱纹的脸上慢慢地绽开了笑容,那是喜悦的笑,激动的笑,会心的笑。 青年人开怀畅饮,纵情谈笑;老年人浅斟徐酌,悠闲自得。无论是本地人,外乡人,甚至外国友人,也不管是相识的、陌生的,各个的面孔上都流露着喜悦之情,洋溢着酒逢知己干杯少之感。
人物动作的描写:
她把一叠馄饨皮儿都拿在左手心里,右手用筷子头挑一点馅儿,往皮儿里一裹,然后左一捏,右一捏,一只馄饨在我手中诞生了。
我拿起面皮,用筷子夹起馅,小心地放在面皮上,两手使劲一捏。只觉得粘乎乎的,仔细一看,哎呀!我不禁喊出声来——原来是我用力过猛,挤破了 面皮儿,馅冒出来了。我赶紧急救,又从另一边冒出来了。我急忙又用另一块面皮儿裹住那一边,才算堵住了漏洞。我终于用三块面皮包了一个饺子。
她在脏衣服上打上肥皂,就哼哧哼哧地搓起来,一个个小肥皂泡儿从衣服上冒出来,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大堆白沫子。
她往窗玻璃上呵一口气,再用指甲蹭一蹭,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
我先在锅里倒入少量的油,等油冒烟的时候,我赶紧把鸡蛋倒入锅中,只听见地一声,鸡蛋在油锅里迅速泛起,它地边缘多像小姑娘裙子上的花边。
我把拖把在水池里涮了又涮,再拧干,然后弯下腰,前腿弓起,后退绷着,哼哧哼哧拖起地来。
轻飘飘的一根针,在我手里好像很重很重似的,每缝一针都让我费很大的劲儿,刚缝了几针就累得我开始冒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