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蜡烛燃烧过程的探究

(2012-02-29 07:51:45)
标签:

蜡烛燃烧过程

探究

分类: 教研园地

蜡烛燃烧过程的探究

 

课题组成员:陈曦、陈希、许杜亮

指导教师:熊凤翔

 

1  课题背景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那些作出贡献的人们。蜡烛就这么默默无闻的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那么蜡烛的燃烧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现在对此进行探究。对于某个问题的研究,我们必须作出深入的、细致的探索寻找其内在的规律。我们本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对蜡烛的燃烧过程及现象通过实验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2  探究目的

  通过对蜡烛燃烧过程的探究,了解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的条件及现象。

3  探究假设

  根据我们以学的化学知识和平时所积累的经验,对“蜡烛燃烧的过程”提出二种可能性的假设:①固体的燃烧,②气体的燃烧。

4  探究计划

4.1  探究人员分工

实验:陈曦、许杜亮。

记录:陈希。

4.2      探究方法

探究实验:

⑴观察一支未点过的蜡烛的颜色、状态。

⑵观察一支已点过的蜡烛的颜色、状态。

⑶观察点燃一支未点过的蜡烛点燃时的现象。⑷观察点燃一支已点过的蜡烛点燃时的现象。

⑸观察燃烧正常时的蜡烛现象。

⑹观察一铜网铜网放在蜡焰上方的现象。

⑺观察在蜡烛的火焰上罩一个用铜丝绕成的螺旋状的铜套时的现象。

⑻观察蜡烛熄灭时蜡芯处的现象及用燃着的火柴放在蜡烛熄灭时蜡芯上方的现象。

⑼观察木炭燃烧的现象。

⑽观察一支点燃着的蜡烛放在装有少量水的槽水中倒扣着的玻璃杯里燃烧的现象。

5  探究过程

5.1  观察一支未点过的蜡烛

蜡柱顶端为圆锥体,蜡柱与蜡芯均为白色。观察一支点过的蜡烛:蜡芯顶端为黑色,蜡柱顶端凹陷为锅形。

5.2  观察点燃一支未点过的蜡烛时

白色的蜡芯着火出现小小的火焰,蜡柱顶端的石蜡受热熔成液态逐渐凹陷成锅形,蜡芯上的火焰逐渐变大,蜡芯上吸有熔化的石蜡,原来白色的蜡芯进入火焰中部变得焦变黑,蜡焰燃烧正常。

5.3  观察点燃一支点过的蜡烛时

黑色的蜡芯先着火形成火焰,后火焰逐渐变小趋向熄灭,待蜡柱顶端凹陷成锅形的石蜡受热熔成液态,蜡芯上吸有熔化的石蜡后火焰又复正常了。

5.4  观察燃烧正常的蜡烛时

蜡烛火焰的底部呈淡蓝色,围绕烛芯的火焰呈黄色,上部的火焰呈明亮的白色。烛焰处有热量放出,烛焰周围的固态石蜡逐渐熔化变成液态,液化后的石蜡逐渐气化。蜡烛的长度逐渐变短,蜡烛的边缘处有蜡泪淌下,蜡泪在下淌的过程中又凝结起来。在蜡烛火焰的中部放一铜网铜网上方的火焰将被切断了一样消失了,在蜡烛的火焰上罩一个用铜丝绕成的螺旋状的铜套烛焰将熄灭。蜡烛熄灭时蜡芯处产一缕黑烟,同时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此时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在蜡芯的上方去接近黑烟时蜡烛将会重新燃烧起来。这些说明了蜡烛的燃烧是石蜡的蒸气在燃烧。

5.5  观察

将一小块木炭点燃,木炭没有熔化,没有蒸气产生,只是发出红光,而不是火焰。这些说明木炭的燃烧不是气体的燃烧而是固体的燃烧。

5.6  观察

将一支点燃蜡烛放在装有少量水的槽水里,然后在蜡烛的上方罩一个玻璃杯,过一段时间后蜡烛的火焰熄灭了。待玻璃杯冷却后,玻璃杯内水面上升,其体积大约是原玻璃杯内空间体积的五分之一,这说明玻璃杯内的氧气用完了。

6  探究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的燃烧与木炭的燃烧不一样,蜡烛的燃烧是石蜡蒸气的燃烧。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先是固态石蜡逐渐熔化变成液态,然后是液化后的液态石蜡逐渐气化为石蜡蒸气,最后是石蜡蒸气的燃烧形成了蜡焰。

在蜡烛火焰的中部放一铜网铜网上方的火焰将被切断了一样消失了,在蜡烛的火焰上罩一个用铜丝绕成的螺旋状的铜套烛焰将熄灭。蜡烛熄灭时蜡芯处产一缕黑烟,同时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此时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在蜡芯的上方去接近黑烟时蜡烛将会重新燃烧起来。将一支点燃蜡烛放在装有少量水的槽水里,然后在蜡烛的上方罩一个玻璃杯,过一段时间后蜡烛的火焰熄灭了。这些实验足以证明蜡烛燃烧时需要同时满足“石蜡蒸气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同时温度要达到石蜡蒸气的着火点”这两个条件。

7  探究感受

通过以上这些探究实验提高了我们的实验能力、激发了我们的研究兴趣、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凝聚着我们的努力和汗水,我们会倍加珍惜这一成果。这一次的探究活动大大的增强了我们的动手及动脑的能力,使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得到了大大的开阔,对书本的知识有了更深的掌握,并灵活地运用到了实验之中。更重要的是,我们更加加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兴趣。我们将继续自己动手、自己动脑、共同合作,将研究性学习继续进行下去。研究性学习属于我们,成功也将属于我们。

8  完成时间

二○○二年十二月。

 

(澜湖中学:熊凤翔)(研究性学习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