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箔燃烧实验的探究
(2012-02-23 08:52:25)
标签:
铝箔燃烧实验探究 |
分类: 教学设计 |
铝箔燃烧实验的探究
今年是我市首次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新版教材,该教材与原人教版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实验内容与实验方式作了较大调整,其更注重实验过程及探究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对我们老师来说,做好每一个实验,保证其成功率,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新教材,许多实验是第一次做,因而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如何做,如何改进,怎样保证准确率,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以达到较好效果。现就本人在铝箔燃烧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探究作一小结。
在第一次做新版教材[实验2-4](即铝箔燃烧实验)时,多次发现现象不明显,成功率低,特别是在学生演示实验时是小木条燃烧产生的白光,还是铝箔燃烧产生的白光,学生反映不一,也未见熔融物落入瓶底,针对这些问题,我组织班上化学活动小组,对该实验进行分析,探讨。
首先,学生分组实验,近距离观察现象:①是否发出耀眼白光;②铝箔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颜色和质地);③是否有熔融物生成。在三组十多次实验中,明显反映成功的有8次,即有明亮的白光,铝箔由银白色片状变为灰白色粉状,但无融熔物生成。然后分析失败的原因:①氧气的量;②铝箔厚度;③温度高低。
针对上述原因进行分组验证实验:
实验用品:铝片、铝箔、香烟盒里的锡纸、200mL 集气瓶、 400mL集气瓶、600mL集气瓶。
分组实验一:
|
|
3-4cm |
2-3cm |
1-2cm |
|
|
铝片 |
不成功 |
不成功 |
不成功 |
|
|
铝箔 |
不成功 |
不成功 |
成功 |
|
|
锡纸 |
不成功 |
成功 |
成功 |
分组实验二:
|
|
200mL |
400mL |
600mL |
|
铝片 |
不成功 |
不成功 |
不成功 |
|
铝箔 |
不成功 |
成功 |
成功 |
|
锡纸 |
成功 |
成功 |
成功 |
通过分组验证分析,学生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①铝箔厚度极大影响实验成功率,越厚越不易成功,越薄越好;
②氧气的量受木条燃烧的影响,过早伸入到集气瓶中成功率很低;
③与镁条燃烧产生的耀眼白光相比,铝燃烧产生的光要弱;
④明亮白光受包裹在铝箔中的木条长短影响,越短越好;
⑤铝箔燃烧通常不会产生熔融物。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对此实验作如下改进:①用香烟盒中的铝箔代替实验室中的铝箔,既经济又效果好。但做实验之前应将衬纸去掉,以免影响实验效果;②包裹在铝箔中的木条应尽量短,大约0.5cm为好。因为过长的木条燃烧不仅消耗氧气,而且产生明亮的火焰影响实验效果;③引燃用的木条尽量长些,且等木条在集气瓶外快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内;④氧气的量以400mL为好,太少难以成功,太多又浪费;⑤最好沿用人教版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因为其成功率高,且现象明显。
通过这次实验探究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建立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以后的实验探究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我以后做好这一实验奠定了扎实的实践依据。
(程潮铁矿子弟学校 刘建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