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案例和教学反思

(2012-04-21 14:36:17)
标签:

辅助教学方法

分类: 教学反思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自学教材上的例题。
2)、完成学案。
3)、 标画出疑难问题。。

二、             教学课题:《解决问题策略——倒过来推想》

使学生了解倒推方法的好处,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使学生在解决“倒推”策略一类问题中感悟倒推策略,研究运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感悟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的特点。

2.培养学生在整理问题信息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认识“有序”倒推的重要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三、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策略——倒过来推想》苏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2、练一练以及练习十六第1、2题。苏教版国标本《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元的编排,成为很多数学公开课的首选内容。主要原因我想有两点:一是这部分内容比较独立,不易受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所影响;二是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国标本对应用题教学的改版造成的,注入了新的理念与思想,具有研究和探索的价值。在实施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是在解决问题中“悟”策略还是“用”策略解决问题?成为目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教学重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悟倒推策略并运用倒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能“有序”倒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flash多媒体动画课件、例2学习提示卡。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预习有关教学内容。

教学之前让学生自学例题,并完成学案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生活实际课件,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同学们对倒过来推想产生切身体验。还下载了几个PPT课件重新设计制作适用的课件。使之更为适合课堂使用。

一、教学方法

本课课文的语言精炼简要。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引导学生“悟”贯穿全课。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学习提示卡、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小组比赛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学、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提高过程。我在本课教学中还创设了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做“小老师”,从而使学习气氛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你知道怎么称呼老师吗?

生:张老师。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老师上个星期三来我们班时介绍的。

生2:今天看屏幕也能知道……

师:和老师打个招呼吧?

生2:张老师好。

师:你好。

师:那你能看出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内容?

生2: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你真善于观察,多细心的孩子!(拍拍学生的肩)

师:以前我们已经研究过画图、列表、一一列举等很多策略(师生共述)。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相反游戏。

师:玩游戏之前应该先制订什么?

生:(集体)先订游戏规则。

(师屏幕出示游戏1规则:1、用动作表示相反的意思。2、教师宣布游戏结束即停止游戏。)

游戏内容:点头、摇摇头、举左手、继续举着、举右手、举右手、坐正。(生很高兴)游戏结束。

师:还有个相反游戏,我们继续吧!

(屏幕出示游戏二规则:用语言来描述相反的意思。游戏内容、收集、送给(别人东西) 、顺、+、-、×、÷。)

二、创设情境。

师:(哨声响)刚才我们玩了相反游戏。这里还有与这游戏相关的数学问题呢,我们来试一试。


(课件出示课本p91 5的填空题:http://xiaoxueshuxuewang.com

生1(口答):20+30=50  50-40=10。

生2(口答):54÷9=6    6×7=42

师:你怎样很快算出结果的?

生1:我是从后往前算的,遇到加我就减,遇到减我就加。

师:(指着生2)你是怎样算的?

生2:我也是从后往前想的,乘我就倒过来用除法,除我就倒过来用乘法。

师:说得真好!有理有据。

三、展示交流。

师:这种从后往前算的思路,是一种什么样的解题策略呢?今天我们就来感悟这种策略。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数学演示操作,请同学们默默地看完,要求:看完后能将演示过程说出来。能不能?

生:(齐)能。

师:相信自己,好样的。准备好了吗?

生:(齐)准备好了!


课件出示例1如下动画演示过程:http://xiaoxueshuxuewang.com

 

生1:甲乙两杯果汁共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后,两杯果汁就一样多了。

师:说得不错,谁能说得更清楚。请你(生2)先来说说原来两杯果汁的情况。出示板书:原来

生2:原来两杯一共400毫升,甲杯比乙杯多一些。

师:现在呢?出示板书:现在

生2:现在两杯果汁一样多。

师:这里甲乙两杯果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生3: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

师:这样操作甲杯果汁数量发生怎样的变化?乙杯呢?

生3:甲杯比原来少了40毫升,乙杯比原来多了40毫升。

(根据学生6回答板书:甲/ml      -40

                                             

                       乙/ml      +40        

 


(课件出示问题: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师:请你(生7)来读一下问题。

师: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生:现在两杯果汁是400÷2=200毫升,甲杯就是200+40=240毫升,乙杯是200-40=160毫升。

师:他的做法和你们一样吗?

生:一样。

师:你能出个问题考考他,看他的想法和你一不一样吗?

生问:甲倒了40毫升给乙,怎么还用400除以2?

生:甲倒了40毫升给乙,两杯总量400毫升不变,现在两杯一样多,所以用400除以2,现在两杯都是200毫升。

生问:求甲杯果汁时为什么加40毫升,求乙杯果汁时怎么又减40毫升,你是怎么想的?

生:甲先倒出40毫升,所以倒过来求原来的就要加。相反乙就要减去40毫升。

(生自发为该生鼓掌。)

师:现在如果这两杯果汁就摆在你面前,要将原来两杯果汁的毫升数还原,接下来的演示可以怎么操作?

生:倒回去。

师:结果会怎么样?谁再来说说甲杯果汁数量怎么变化?乙杯呢?

生:甲杯加40毫升,甲杯就还原了。乙杯比现在少40毫升,也就还原了。

(结合交流完成例1的板书:甲 240       +40         乙  160        -40

师:好,就依你,倒回去。(课件演示。)http://xiaoxueshuxuewang.com

师:这个倒回去的过程还可以通过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出来。请打开课本阅读第88页,将这个表格填好。黑板出示表格:

 

甲/ml

乙/ml

现在

 

 

原来

 

 

 

 

 

 

(生阅读填表后简单核对)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小组里说说刚才我们解决了一个怎样的实际问题?它是怎么解决的?再在小组里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用了怎样的策略?

生:(三人一组交流)

学生汇报:

生1:我们刚才研究的问题是原来甲乙两杯有果汁多少毫升?

师:那解决时可以知道的条件是什么,你是怎样运用条件解决问题的?

生2:可以知道现在两杯都有200毫升果汁,只要倒过来,从乙杯里倒回40毫升还给甲就能解决问题了。

师:你们组研究的真棒!那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你们能给他起个名称吗?

生1:倒过来想。

生2:反过来算。

生3:逆过来算。

……

师:大家说得真不错,意思都对。我们就把这种策略统一称为:倒过来推想(出示板书课题)

四、互动探究。

师:现在我们就继续研究“倒过来推想”这种策略。

师叙述:小军的生日快到了,小明决定送一些邮票给他。但是小军必须做对一道题,方能收到礼物,小军正在发愁呢,我们去帮帮他吧。请看下面这道题:

(课件出示例2: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学生自读)

师:题目中有哪几个条件,问题是什么?

生:收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原有?张。(出示学生摘录的条件和问题。)

师:能用我们今天研究的策略解决吗?

生:能用倒来来推想解决。

师:(追问)为什么?

生:因为小明现在的邮票还剩下52张,求原来邮票有多少张,可以倒过来算。

师:为了给同学们的研究提供方便,老师给每位同学提供了一份例2学习提示卡。分两步完成这道题的学习,先独立完成学习提示卡1。再在小组里说说怎样用倒过来推想求出小明原来邮票的张数呢?然后填写好学习提示卡2。

学生自主活动后汇报:

师:谁上黑板展示提示卡1完成情况?

(生上黑板展示整理情况。)

师:你能按邮票张数的变化顺序进行整理,很好,我们一起看:课件演示。http://xiaoxueshuxuewang.com

师:你是怎样倒过来推想的?

生1:还剩下52张,接着将送给小军的30张要回来,再把收集的24张不要了,就可以得到他原有的张数。

师:说得真好,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谁再来说说。

生2:剩下52张,要回送给小军的30张,得82张,丢掉收集的24张,他原有58张。

师:真好,能有顺序地倒推。(板书:有序。)谁还想再试试。

生3:剩下52张,先加30张,再减去24张,小明原有58张。

师:好样的,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这有序倒推的过程。(课件演示)http://xiaoxueshuxuewang.com

师:请在你的练习本上列式解答。(并指名板演。)

(学生练习后核对结果)

师:原来邮票是58张,你准备怎样检验?

小结:检验是顺着变化从原来有序地推向结果,而逆推时则是从结果有序地推向开始状况。有条理的思考是十分重要的。

师:这里邮票张数经历了几次变化,变化以后,总起来看,剩下的是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少多少张?

生:比原来少了6张。

师:这样如何倒过来算呢?

生:剩下52张应加上减少的6张。

(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课件演示。)http://xiaoxueshuxuewang.com

师:这样想,应该怎么列式?

生:30-24=6(张)   52+6=58(张)

五、巩固应用。

师:悟到“倒推”的策略了吗?挑战两道题怎么样?要求有序分步口答。

(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1题,指名学生口答。)http://xiaoxueshuxuewang.com

师:我们接着看下一题。

(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2题)

师:和老师一起来整理。(课件依次展示)http://xiaoxueshuxuewang.com

(师指名一组学生开火车倒过来推想完成第2题。)

师小结:同学们学得真棒,能很快地应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

六、品悟应用。

师:老师一走进海州实小,听卞老师说,我们五1班同学都是火眼睛睛,特别聪明。接下来的题目更有挑战性:小明送给小军30张邮票,小军为了感谢小明,决定送一些画片给他。请看下面这两道题,自己认真读一读。

(课件出示)

1.小军收集了52张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多少张?

2.小军收集了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25张。小军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师:想一想这两道题都可以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答吗?

生:第2题可以。

师:第1题为什么不可以,应该怎么解决?

生:第1题已经知道小军原来的画片张数,用52÷2=26张,再用26-1就可以求出剩下25张了。

师:第2题可以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答。那我们就来练练第2题。(只出示第2题)

师:你是怎么想的?请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画图或用其它方法先整理整理,再解答。

(巡视,指名板演。一名错误的、一名正确的,让错误的同学先说理。)

(用线段图与正确的学生一起整理条件。)

师:这道题倒过来推想一定得注意什么?(有序)

师: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有些数学问题运用倒推的策略会给我们的数学学习带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顺、逆都同样重要。

七、拓展应用。

师:这么难的一个问题都会做了,我们五(1)班同学确实很聪明。老师准备了一道题想考考你,有信心吗?

(出示动画荷花题图,师随着音乐一起叙述题目:一个小朋友到荷塘边看荷花。第一天看到了1朵,第二天看到了2朵,第三天看到了几朵(4朵),第4天呢?( 8朵)按照这样的规律,第20天的时候,她看到了满满一池荷花。想想,她第几天看到的是半池荷花呢?)

师:(等一会儿,让学生思考 )有想法了吧,你来说说。

生1:第10天。

师:你再想想,他每天看到的都是前一天的(生接)2倍。倒过来想,满池荷花是多少荷花的2倍?(生接)半池。

生2:我知道了,是第19天。

师:真不简单!你一下子就解决对了。真聪明。

师:想明白了吗?谁还想再来说说。

生3:应该就是19天看到半池,第20天正好就看到满池荷花了。

师:佩服佩服,看来我们班同学的聪明果然名不虚传。

八、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在你印象中,策略是什么?

生1:策略就是方法。

生2:方法。

师:同学们,其实策略重在对方法的感悟,(板书:“悟”。)悟到了,将方法变成自己的能力, 你就形成了策略。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倒过来推想

                          

原来                  有序             现在

 


240毫升

甲 /ml                             -40

                                   +40

  400÷2=200

160毫升

乙 /ml                              +40

                                    -40

              原来?张      收集24张     送给小军30张    还剩52张

 

 

教学反思

教学的功能是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引导他们灵活应用这些方法,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这就涉及到“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来推想”,教学用倒推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这对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有价值的。

同时,能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的认知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会用倒推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本节课中,我处处渗透了这一目标。

    不足之处:教学内容安排较多教学速度快,担心不能顾全中下等学生,练习的内容要比例题更复杂,是否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是否在练习中安排一些与例题相近的内容,应该注重让孩子们多说,让每一个孩子真正理解策略,然后再进行练习提高,效果可能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