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教师布置作业的三个建议

(2012-04-16 22:47:52)
标签:

辅助教学

分类: 教学反思

第一、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应先做一遍

    目前造成学生课后负担过重有两种现象。一是教师本身的工作责任心问题,表现在简单的从习题册或教辅书中找出一些习题,有的连自己都没有做过。至于习题的质量如何,学生完成所需的时间,心中一概没数,甚至错题也没有发现。学生课后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了他们宝贵的精力。二是教师的工作经验问题,尽管作了选择,但把握不住尺寸,觉得这道题不错,那道也该让学生练一练。结果总量、难度控制不了,学生陷于题海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重复加减乘除等低级运算。从目前的现状看,学生要“减负” ,教师必须“增负” 。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精心备好作业,打算布置给学生做的,自己至少先做一遍,然后进行精心编排和选择。作业要体现典型性、层次性、相关性及前瞻性,即习题要确定反映教学重点和难点,要避免低层次的演练和重复操练,要注意到与前后教学内容的关联,更要关注它的前瞻性。有些公式概念固然重要,应当熟练掌握,但考虑到以后的学习会经常用到,目前就没有必要花太大的功夫,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无论什么样的作业,都要控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通常为半个小时左右。

第二、关注学生间的差异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很大的个体性差异。有的善于理解逻辑性强的内容,有的对空间结构的想象好一些,有的理解抽象的内容快一些,这种差异还表现在非智力因素上,如动机、兴趣、意志、习惯与性格等。

第三、选择作业题入试卷

    有一篇回忆华罗庚先生的文章讲到,华先生不看重考试。华先生教两门课,一次考试也没有,而是要求学生完成他指定的一批习题,学科成绩根据做题的表现状况打分,这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的尊重和鼓励。学生是看重考试和考试成绩的,利用这种心态,特别是错误率较高的原题,以此鼓励学生理解作业以及认真

地订正错误。这样作业成为了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