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洪湖渔翁涂纪章的博客
洪湖渔翁涂纪章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035
  • 关注人气:5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经》:当你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

(2024-09-02 09:49:02)

《心经》:当你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建议收藏

易经

(2024年09月01日/06:01)福建/正坡/手机微信

《心经》:当你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建议收藏

作者:云谷师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ID:RXYSGXPT)

心大则福大,心无量则福无量。

相传,释迦牟尼花21天,讲了80卷《华严经》;

12年,讲了180万字的《阿含经》;

但仅有260字的《心经》,他却足足讲了22年!

四祖道信禅.师曾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

世间之事,皆在于心。

当你读懂了《心经》里的这三句话,就有了改变人生的神秘力量,必将福气盈门。

1

心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有位哲人曾说:世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是苦难重了、事情大了,走不出来。其实,是我们的心还困在过去。

有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人,年轻时遭人陷害,后来冤案虽被平反,但他已经坐了八年牢。

出狱后,他终日不开心,总是骂骂咧咧:我真倒霉,人生最好的年华,都在大牢里荒废了。我吃了那么多苦,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就算把他千刀万剐,也难泄心头之恨!

一直生活在痛苦中的他,六十五岁时,生命也快要走到尽头。

慧通禅.师前来看望:都过去那么多年了,何苦耿耿于怀呢?

他气若游丝,仍喃喃道:大师,我是被冤枉的,如何释怀,那个人把我的人生都毁了。

禅师摇摇头:你在里面坐了八年牢,在外面又坐了整整三十年。真正毁掉你的不是那个人,而是你自己的心啊!

是啊,一个人一直放不下过往,总是在委屈、怨恨、痛苦中度日,哪怕身体自由了,心却始终困于囚笼。

《心经》有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万物有生有灭,皆是梦幻泡影,所有的痛苦,并不在于外物,而是源自内心。

心不住在往事的牢笼,就能走出挫折、困难的迷雾,真正获得自由。

而生活中,因名利斤斤计较,为得失耿耿于怀,看似是被生活折腾,其实都是自我折磨。

人生不长,快乐本就不多,何不放开怀抱,放下痛苦的过往,拥抱幸福的新生。

2

你的世界,就是你内心的映射

有这样一则故事。

曾经有两个书生学业相当,都有望考取进士,于是他们结伴上京赶考。

路过一片树林时,突然一只小鸟摔下来,死在他们脚边。

高个子书生没当回事,继续往前走。

矮个子书生心里咯噔一下鸟落在地上,岂不是落第吗?

他看着鸟沉默许久,而后才追上高个子。

到了京城,他越来越郁闷,满脑子想的都是考不中的悲哀。

结果,考试那天,他心中被落第纠缠,答题毫无思路,最终名落孙山。

而高个子书生,一心高中,答题行云流水,果然金榜题名。

不相干的事,一个没当回事,一个瞎想事,最终结果天差地别。

《心经》有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外在的环境,遇到的事情,都是虚幻的,并无好坏之分,真正定义它的是我们的内心。

心就是一面镜子,会照出世界的样子。

一旦有了妄念,心镜就扭曲变形了,成了哈哈镜,让世界失了真。

这便是《心经》中所说的无明心,也就是不明白的心。

我们每天都在遇事,若是内心无明,则看不清世界,更看不清自己,最终就会搬起莫须有的石头,砸疼自己的脚。

相反,遇事少想些,多专注于起初要做的,则能安然以对,过好小日子,收获大幸福。

3

心越清净,人越自在

佛曰: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不清净,旁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搅得我们不得安宁。

星云大师曾讲过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给他的母亲过八十大寿,请唐伯虎为他母亲题诗。

唐伯虎提笔便写:这个女子不是人。

这个人很生气,心想这个唐伯虎居然骂我妈,早知道不叫他题了。

过了一会儿,唐伯虎慢悠悠地,边喝茶边写下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这个人,一下子又开心起来,写得太好了,夸我母亲是仙女。

唐伯虎接着又写:养个儿子会做贼。

这个人又难受了竟骂我是贼。

最后,唐伯虎写了句:偷得仙桃供母亲。

这个人的心情又雨过天晴写得好!说我到天宫偷桃供母,孝心可嘉。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短短四行字,就能让一个人,有这么大的情绪起伏。

故事虽然夸张,却是我们日常的真实写照。话还没说完,事情还在发生,我们就坐不住了,情绪就上来了。

落在纸上三两语,听在耳中一席话,轻易就能搅扰内心,弄丢自在。

在乎他人眼里的样子,纠结他人给的选择,完全忘记自己是谁、究竟要什么,被人牵着鼻子走,最终一事无成。

想来,这归根结底,还是欲望太多,心不清净。

《心经》有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情绪不受凡俗影响,行事不因变化波动,坚守内心的清净,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生无常,凡事先放一放,置身事外想一想,于喧嚣处不慌张,拥挤处不迷茫,福气也就来了。

心若清净了,万事就简单了。

佛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心境广阔的人,不论外界是晴是雨,内心都是天高云阔,总能放空自己,不生苦难。

这便是般若心,能装下世间无穷美好,收获人生旅途珍宝。

正所谓心大则福大,心无量则福无量

读懂了《心经》,就能在一花一世界中,快意生活,在一叶一菩提中,绽放人生。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积善成德,改变命运。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组编/涂纪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