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善良,一看便知”
(2023-04-25 08:36:12)“人若善良,一看便知”,真正善良的人,脸上都有这3个记号
云谷师/易经/2023-03-05-07:01发表于福建/正坡/手机微信
“人若善良,一看便知”,真正善良的人,脸上都有这3个记号
作者:云谷师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ID:RXYSGXPT)
有人说,茶叶好不好,要看它的色泽形状;马儿壮不壮,要看它的体型神态。
其实人也是这样。
一个人善不善良,看脸就知道了。
心善之人,脸上都有这三个记号。看看你占几个?
-1-
笑口常开
经中说:“为人丑陋,喜嗔恚(huì)故。”
意思是,喜欢生气怨恨的人,相貌往往会不好。
而一心向善的人,笑口常开,以微笑示人,所见之人无不欢喜。
可以说,爱笑,是善良最直观的名片。
听过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小寺院,人烟稀少。
有一天寺里来了个小沙弥,僧侣们惊奇地发现,只要小沙弥脸上出现笑容,寺院近期就肯定会发生好事。
起初大家都不信。为此甚至有人特地以香客的名义,进庙求证。
结果发现,小沙弥一笑,寺院过果然就会人来人往。
人们啧啧称奇,都以为小沙弥一定有什么神秘的魔力。
其实不是。
这小小的孩子,不过是活泼爱笑,深受众人喜爱,所以附近的香客纷纷慕名而来,寺院自然也不像以前那样冷清了。
其实,不止是这个小沙弥,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一个喜欢展现笑容的人,永远比一个抱怨嗔恨的人,更让人舒服温暖,所以身边往往会吸引更多的贵人贵事。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南怀瑾曾说:“胸襟大,对任何人都有慈悲笑容。”
一个人的形象,往往三分在皮,七分在心。
内心什么样,相貌就会有什么样的体现。
心善则容光焕发;心恶则容颜丑陋。
所谓的有福之人,不是青春貌美,而是心有善念,面带微笑。
-2-
慈眉善目
俗话说,相由心生,字如其人。
一个人心境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模样。
曾有一项关于相貌变化的研究。
实验人员随机选取了99名儿童,并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脸部照片,居住环境等等。
多年过去,这些实验对象已年满55岁,实验人员将他们如今的照片再次统计起来,随后在一所小学中进行调研。
结果显示,当孩子们看到实验对象年幼的照片时,描述多半为:漂亮,可爱,一般.....
可当看到55岁的照片时,描述开始出现了:坏人,他让我感到害怕这样的评价。
而这类评价,竟纷纷出现在了罪犯、服刑人员的身上。
可见,相貌的好丑,会随着心态而改变。
心怀慈悲,仁爱就会体现在慈眉善目上;
心胸狭隘,刻薄就会体现在凶神恶煞上。
恰如京剧的脸谱,会根据人物的内心特征,在脸上勾勒出不同的色彩。
看似神秘莫测,却总能让我们轻易辨出忠奸善恶。
这就是心相。
再精致的妆容也盖不住心的正邪;再普通的长相,也会因慈眉善目而变得貌美。
正所谓:“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心怀仁慈的人,大多面相和蔼。
-3-
长相年轻
让一个人变老的罪魁祸首,不是岁月,更不是白发,而是心态。
内心充满抱怨和苦闷时,显现在脸上,人就会一点点变老。
所以,长相就是内心的折射。
善良的人,对幸福的感知力强,整个人看起来光芒四射,自然年轻秀美。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测试,他安排了两位年龄相仿,但性格不同的男子,并拿出半块面包送给他们。
一个人说:“太好了,我竟然能得到半块面包。”
另一个人却皱眉道:“哎,怎么才半块面包。”
十年后,心理学家再次找到两位男子。
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当年乐观的人,面容和气,看起来十分年轻;而悲观的人,则看上去却老了二十岁。
这也就是说,人老心先老。
岁月更迭,我们谁都无法抵挡时光推进,但却可以调整心态阴晴。
一味地沉浸悲伤,痛苦就会镌刻在脸上,败坏你的容颜。
学会遇事心宽,才是保持年轻的秘密武器。
前半生的相貌是父母给的,无法控制;
后半生的相貌是自己修的,因人而异。
古来高僧大德相貌无不庄严圆满,就是因为心相圆满。
内心善良,才是永不褪色的保养品。
点亮在看,好的相貌,先从修心开始。愿你我心存善念,保持乐观,都能修得一副好看的容颜!
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积善成德,改变命运。
有一种说法,人的后半生要树立三大目标:
第一步,健康到退休,拿到养老金;
第二步,身体无大病,活到80岁;
第三步,高龄不失忆,终老能自理。
第一步我们这些人都轻松过关了。
第二个目标,健康活到80岁,我们多数人还在负重攀登,需要再加点油才能登上顶峰。
按理说能健康活到80岁已是人生之大幸,常言道:人生百年终是梦,能越八十再无憾。但这太平盛世,不多待几年,还是于心不甘。
第三个目标,是能自理的长寿,长寿不是目标,也不是理想的追求,高龄不失忆,生活能自理,才是人生骄傲的资本。能自理地活九十、一百岁无人嫌弃。一旦失能,你再看看,养老院不欢迎,儿女更作难,床前难有百日孝,这是古人的真言。
所以,八十之后,生活自理就是最高的愿景,也是高龄老人幸福的金标准。
什么福如东海,什么寿比南山,一旦躺平在床上,统统化为云烟。
不能自理的长寿,那是煎熬,失能的老人那情景,不堪设想。
好好生活、好好锻炼,减少依赖,防范风险,把我们的自理能力延续到最大的极限,把晚年生活的每一天都过得体体面面,让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保持着老者的尊严。
这就是我们的追求和企盼!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
组编涂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