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击鼓与鸣金)

(2023-01-14 10:19:16)

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击鼓与鸣金)

[出處]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

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击鼓与鸣金

击鼓与鸣金

古典小说中,模写战斗场面习惯使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的成语。这是怎么来的呢?

远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已有与行军关联的。<<诗经*小雅*釆芑(音乞)>>第三章有钲人伐鼓一句。古人行军时有,这句的意思是说:掌管鸣钲和击鼓的官员(钲人),这时在击鼓。

鸣金就是鸣钲,并不是鸣锣。<<说文解字>>中没有字,字出现很晚,指的是乐器。后世的鸣锣开道是指官府仪仗队行进时,在前面鸣锣以使民众回避丶让路,与军事无关。<<说文解字>>说:钲,似铃,柄中上下通。段玉裁的注解中说它像铃,但没有舌,靠柄上下活动,撞击钲中心壳体,发出响声。<<诗*传>>中这样说:钲以静之,鼓以动之。现在用的鼓动这个词,也是从这里来的。击鼓就是前进,鸣钲就是止步,击鼓丶鸣钲都是传达军令的。后来陈奂在<<诗*传>>疏文中说,钲丶鼓主要用在演习作战上。真正在战场上厮杀,则用号角丶囗令。《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

編輯/正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