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戴高帽子)
(2022-12-24 11:13:59)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戴高帽子)
[出處]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
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戴高帽子)
“戴高帽子”的来历
今天把“夸奖“戴高帽子”人的话或者“谀词”称为“戴帽子”,把爱听这些的人称为“爱戴高帽子”,是有根据的。高帽者,高冠也。远在秦之前就已经有了高冠。<<墨子*公孟>>中有:“昔齐桓公,高冠博带,以治其国。”由此来看,高冠可能是作为一种拥有权力至上者身份的标志。
正因如此,秦汉以后,高冠不仅更加普遍,而且有了不少新的式样和名称。<<后汉书*宦者传论>>说:“高冠长剑,纡朱怀金者,布满宫阙。”由此可见一斑。高冠之中,有所谓“高山冠”者,据<<三礼图>>说,此冠“高九寸,铁为卷梁,秦制。行人使者(出使外国的使节)服之,今谒者(官名,为囯君掌传达)服之。”北朝则有所谓“高翅帽”者,至唐时仍有人言之,如韩翃<<送南少府归寿>>诗:“孤客小翼舟,诸生高翅帽。”
大约到了北朝,高帽的用场发生了一个大变化,即从权力的标志或志行高洁的象征,演变成对阿谀奉承丶妄自骄矜的代称。<<北史*熊安生传>>“宗道晖(熊安生的同乡)好着高翅帽。”这当是“高帽”一词的直接出处。
清人翟灏<<通俗编*服饰*好戴高帽>>条说:“宗道晖好着高翅帽丶大屐。州将初临,辄服以谒见,仰头举肘,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又曰:“今虚自张大,冀人誉己者(希望别人夸奖自己的人)曰’好戴高帽子’,盖因乎此。”如此看来,北朝宗道晖可谓是爱戴高帽的老祖宗,戴高帽成为自诩和谀人的代称,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了。清代大学者俞樾在其<<一笑>>中曾写道:“有京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逢人则送其一,当不致有所龃(音菊)龉(音羽)也。’师怒曰:’吾辈直通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欢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亦不为无见。’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九十九矣。’”<<俚语集对>>有“好戴高帽子,怕穿湿布衫。”《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
編輯/正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