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大观园(語林趣話--烈士)
(2022-07-04 07:17:37)語文大观园(語林趣話--烈士)
[出處]語文大观园(語林趣話)
語文大观园(語林趣話--烈士)
“烈士”原指活人
“烈士”一词,古今皆用,但含义有别。
在古代,烈士一般常指临危不惧的节义之士,是指活着的人。如曹操的诗《步出夏门行》中所写:“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里的“烈士”,即指他自己。
到了近现代,“烈士”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政府,对抗战殉难者称为“忠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称战场牺牲的指战员为“阵亡将士”。
1947年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公布实施的《东北解放区爱国自卫战争阵亡烈士抚恤暂行条例》中,首次将“阵亡将士”改称“阵亡烈士”。此后,“烈士”一词的指称意义便被固定下来沿用至今。《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
編輯/正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