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语文大观园(语林趣话)

(2022-04-30 09:46:16)

语文大观园(语林趣话)

[出处]语文大观园语林趣话

语文大观园(语林趣话)

“三伏”的由来

夏天最热的时候称三伏,“三伏”名称从何而来呢?

关于三伏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德公二年初伏。”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夏天酷热,宫廷用杀狗的方法禳解热毒。这解毒的日子,称为“初日”。

热在三伏,据《渊鉴类函》载:“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为之三伏。”“庚日”就是干支中有“庚”的日子,如庚子日、庚辰日等。每隔十天就有一个“庚”日。秦汉时期盛行的“五行生克”说法认为,夏属火,庚属金,金最怕火将它烧熔,所以一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夏火就大肆其热毒,天气就特别热了。《語文大觀園》(語林趣話)

編輯/正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